自5月12日中美日內瓦聲明發布后,美國的行動引人關注。在短短4天內,美方就對中國連續出招,全然不顧聲明中倡導的“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共識。先是13日廢棄拜登制定的《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實施更嚴格法則;后續15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對中國實體進行制裁;16日美國商務部還被曝編制中國企業名單,意圖拉黑多家中國芯片企業。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動作,似乎讓其對華政策走向逐漸明晰,然而馬斯克的入局,又給這一復雜局勢增添了新變量。
馬科斯(資料圖)
特朗普上臺后,一系列舉措顯示出對中國強硬態度。在經貿領域,其先是對中國征收所謂“特別關稅”,后續又專門針對中國汽車零件、出口鋼鐵等產業征稅。在近期中美經貿首輪談判結束并發表聯合聲明后,特朗普公開威脅稱,若中美90天內無法達成長遠協議,美國對華關稅將會上漲,雖不會恢復至此前最高145%的程度,但會比目前30%的稅率“明顯高一截”。這表明美國在經貿方面打壓中國的野心未改,強硬政策依舊延續。
在科技領域,美國對中國的圍剿也在持續加強。5月12日,美國商務部廢除拜登政府簽署實施的《AI擴散規則》,同時頒布三項強化管制措施。不僅如此,美國取消對英偉達、AMD兩家公司對華為的AI芯片出口豁免,嚴禁全球任何地區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從大力打壓華為產品,不許美國企業為華為提供芯片支持,到針對華為AI芯片發布“全球禁用令”,美國對華為乃至中國芯片產業的“窮追猛打”不斷升級。這些舉動無疑顯示出美國試圖在高新技術領域遏制中國發展的計劃。
馬科斯(資料圖)
特朗普還提及愿意訪問中國,聲稱中美關系“至關重要”。但這一表態被部分輿論認為誠意不足,若真有訪華意愿,應盡快安排兩國高級官員會晤確認細節,而非僅口頭一說。特朗普此舉或為營造美國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勝利”氛圍,給美國國內經濟釋放緩和信號。但即便如此,也不排除未來其訪華可能性,只是在其還未登機之時,美方就已連出三招,更凸顯其言行不一。
此時,馬斯克的入局讓事情變得更為復雜。特朗普宣布新設“政府效率部”(DOGE),該機構將由馬斯克和印度裔美國企業家拉馬斯瓦米共同領導,旨在削減政府支出和精簡官僚機構,特朗普將其稱作“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曼哈頓計劃’”。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發布“改革綱領”,提出削減聯邦政府多條不合理規章制度,并著手實施大規模裁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指出,在特朗普第二總統任期內,由馬斯克推動的美國政府改革,將成為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若特朗普成功改革政府,美國將“孕育出一種新的、更具競爭力的制度”,對中國形成前所未有的壓力。
馬科斯(資料圖)
面對美方的種種挑釁,中國也迅速作出回應。在美方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芯片產品以莫須有罪名加嚴限制,此舉不利于雙方企業長期互利、可持續的合作和發展,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并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在關鍵礦產出口方面,中國將7大關鍵稀土元素列入戰略管制目錄,加大對稀土非法出口的打擊力度,這對軍工、科技等領域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的美國來說,無疑是有力反制。
從目前局勢來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動作似乎在將對華政策進一步推向強硬方向,但馬斯克入局帶來的不確定性又讓未來充滿變數。中美關系至關重要,牽一發而動全身,無論是經貿領域的關稅博弈,還是科技領域的競爭,亦或是地緣政治層面的潛在影響,都需要雙方保持理性溝通與對話。而馬斯克推動的美國政府改革究竟會給中美關系帶來怎樣深層次的變化,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