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草木蔥蘢,飛鳥翔集,蟲魚歡躍,萬物漸豐,處處洋溢著生命的律動,恰似一幅宏大而絢麗的生物多樣性畫卷。適逢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連日來,防城區法院緊扣“先鋒聚力天平?法護金花紅林”司法護航生態文明黨建品牌建設目標,立足轄區生物多樣性資源稟賦,精心策劃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奏響法治守護生態和諧樂章。
探秘生態法治
共繪綠色未來
生態文明主題研學活動
5月19日,來自防城港市第三中學的20余名學生來到防城區人民法院防城人民法庭,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態文明主題研學活動。部分全國、自治區、市、區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執法監督員,相關行政機關代表受邀參加此次活動。
“防城區法院刑事審判庭,現在開庭!”隨著法槌莊嚴落下,一場濫伐林木刑事案件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庭審中,合議庭成員憑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敏銳的邏輯思維,駕馭把控庭審節奏,每個環節都彰顯著司法審判的公正、專業與莊嚴。學生們時而眉頭緊鎖,專注傾聽;時而若有所悟,認真記錄……
當進入到庭審最后陳述環節,被告人聲音顫抖,眼中滿是悔恨:“我已認識到濫伐林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今后一定改過自新,做守法公民。”
法庭教育環節,審判長擲地有聲地講到:“一棵大樹需要數十年生長,卻能在幾分鐘內被伐倒。濫伐林木不僅破壞生物棲息地,加劇水土流失,更會打破碳氧平衡,加速全球氣候變暖。這些看似簡單的砍樹行為,實則牽一發而動全身,威脅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法律紅線不容觸碰,任何破壞生態的行為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希望被告人能夠深刻吸取教訓,也希望在場所有人能夠以案為鑒,自警自醒,莫讓無知和貪念,蒙蔽了雙眼,觸碰法律紅線。”
一場庭審如同一本鮮活的法治教材,向所有旁聽人員直觀展現了觸碰法律與生態紅線的代價,為在場的每一個人敲響了“違法必懲、毀綠必究”的警鐘。
庭審結束后,法院干警趁熱打鐵,以“法護萬物生息 共筑綠色家園”為主題開展延伸普法,詳細介紹了全國和防城區生態環境現狀、破壞生態環境的法律責任,以及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設立背景和重要意義,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緊迫性、系統性和全民性。
隨后,學生們走進法庭內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展廳,在生態環境資源主題展板前駐足聆聽。法院干警通過真實案例和生動圖文,呼吁大家從節約資源、愛護動植物、抵制破壞性行為等小事做起,自覺做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
“原來一棵大樹倒下會引發這么多連鎖反應。”“法律與生態保護竟如此密不可分,以后我要更加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這場“沉浸式”的生態法治“公開課”,不僅在學生們心中播下了法治與環保的種子,更讓生態保護意識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每個人的心田。
金花綻放彰法韻
萬物和美共榮生
法院攜手金花茶保護區管理中心共赴主題黨日之約
5月20日,在院黨組書記、院長毛振的帶領下,防城區法院黨員干警來到防城金花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管理中心黨員職工們共同開展生態文明主題黨日活動。干警們肩負精研篤學與守護生態的雙重使命,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開啟了金花茶生態保護的探索之旅。
踏入金花茶科普宣教館,多媒體展墻上的動態影像徐徐展開,干警們認真閱讀不同品目金花茶的介紹,凝神注視每一例金花茶標本,仔細聆聽講解員的專業講解,沉浸欣賞這一珍稀物種展現出的獨特魅力。
漫步在金花茶原生境休憩綠島,這里逼真還原了野生金花茶的生長環境,仿佛穿越到原始秘境。伴隨著講解員的講解,大家見證了金花茶從破土萌芽、抽枝展葉,再到綻蕊結果的生命輪回,真切感知到金花茶與森林生態系統中各類生物的共生關系,領悟到自然萬物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生命智慧。
參觀結束后,干警們認真聆聽了管理中心專家就金花茶的演化歷程、種類分布、生長環境、科學培育等內容開展的科普講座。
法院干警也圍繞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重要意義、法院辦理的相關案例、涉及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法規等內容開展普法講座。
在交流座談會上,干警們與管理中心人員圍繞金花茶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展開深度研討,探索“法院+保護區”聯動機制,力求通過司法實踐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共同筑牢生物多樣性保護防線。
通過此次主題黨日活動,干警們深刻意識到,作為司法工作者,守護生態紅線、護航生物多樣性,既是責任,更是使命。未來的工作中,防城區法院將繼續以“先鋒聚力天平·法護金花紅林”司法護航生態文明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持續深化生態司法改革創新,將生態文明理念自覺融入到執法辦案中,以法治力量守護綠水青山,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
來源:防城法院
編輯:黃舒婷
責編:吳凰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