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選好頭雁振興鄉村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大力推進農村黨支部建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深入實施鄉村“頭雁”工程,從“嚴選、細育、優管、厚愛”入手,不斷挖掘、培養一批懂發展、善治理、有干勁、會干事的能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使他們成為干事創業的先鋒,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5月19日,走進河埠鄉尚源村,嶄新雄壯的牌樓矗立在村口,整齊漂亮的房屋錯落有致,寬敞明亮的馬路通村達戶。看到這些變化,該村村民劉學軍高興地說:“這多虧了我們的領頭人劉小春。選這樣的人當書記,我們都放心。”3年前,劉小春放棄自己在外的高薪工作,回到村里擔任村支部書記。
上任時,尚源村在全鄉聞名,一是窮,二是亂。為改變村里落后的面貌,劉小春費盡了心思。他一面向上爭取修路資金和示范村建設項目,一面帶領村民拆除破舊房屋和違章建筑。不到兩年,尚源村舊貌換新顏,由昔日的“臟亂差”變為如今的“潔富美”,成為河埠鄉振興的領跑村和全區鄉村建設示范村。
改變村容村貌只是第一步,村支部書記要贏得群眾信任,必須要有一顆為民之心。“這條路改造后,再也不會積水了。”展坪鎮馬家村村民黃民輝對村黨支部一心為民辦實事感到非常滿意。以前,馬家村廖家坑路口由于地基低,經常積水,影響村民出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新上任的村支部書記張書華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帶著村兩委人員到現場查看,并且很快做出決定對該路口進行改造。不到十天,一條嶄新的路面就改造好了。下雨天不再積水,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
像劉小春、張書華一樣,全區345名村黨支部書記秉持“發展為了村民,發展成果村民共享”的思路,用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反哺村民,讓村民共享集體經濟發展的紅利,讓村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章晉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