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印度女主持人跳出來說,全世界媒體都在造謠,專門抹黑印度。這話聽起來挺炸裂的,對吧?她叫帕爾基·夏爾瑪,在印度挺有名的,主持一個叫《Vantage》的節目。她這話一出,印度國內不少人叫好,說她敢懟“西方陰謀”,但國際上好多人都覺得這不過是民族主義的老套路。那問題來了:為啥印度總愛這么自欺欺人呢?
先說說這個帕爾基·夏爾瑪。她在“FirstPost”這個平臺上主持節目,經常炮轟國際媒體,比如CNN、BBC、半島電視臺,說這些媒體報道印度全是謠言。她舉的例子不少,比如說國際媒體報道印度的疫情失控、宗教沖突、經濟問題,她一口咬定這些都是“惡意抹黑”,還說印度被“外國勢力”故意針對了。在她嘴里,印度永遠是那個被誤解的“好人”,全世界都在跟它過不去。
這話在印度國內挺有市場的,尤其是那些支持莫迪政府的人,覺得她說得解氣。但你要是翻翻國際報道,就會發現她說的很多東西站不住腳。比如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國際媒體說印度損失不小,可她硬說印度打贏了,還指責外媒“歪曲事實”。再比如1962年中印戰爭,她在節目里信誓旦旦地說中國被印度趕跑了,但歷史書上清清楚楚寫著,中國贏了后自己撤的。這種“硬拗”的風格,成了她節目的標志。
夏爾瑪這種調調,其實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印度媒體的大趨勢。過去幾年,尤其莫迪2014年上臺后,印度媒體越來越民族主義了。莫迪政府推的“印度崛起”敘事,讓媒體成了宣傳機器。政府通過各種辦法控制媒體,比如給大媒體集團施壓,或者直接用廣告經費“喂飽”他們。結果呢,很多媒體為了討好政府和觀眾,就開始拼命吹印度多厲害,外界多壞。
“FirstPost”就是這種路數的典型。它打著“揭露真相”的旗號,但報道里全是情緒化的東西,證據倒不多。夏爾瑪在節目里動不動就說“西方媒體的陰謀”,這話聽著帶勁,但細想沒啥根據。她還喜歡拿印度海軍說事兒,說什么“震懾全球”,可實際上印度海軍跟美中俄比差遠了。這種夸張的民族主義,印度觀眾愛看,但也讓媒體離真相越來越遠。
印度這國家,多元化得不得了。22種官方語言,各種宗教、種姓混在一起,熱鬧得很。這種多樣性是印度的財富,但也讓政府頭疼——咋把這么多人捏成一個整體呢?獨立以后,印度一直想搞個統一的“民族認同”,可宗教沖突、語言分歧老是拖后腿。
莫迪上臺后,用民族主義當工具,效果還挺明顯。他主打“印度教徒身份”,再加上“外部威脅”的說法,把不少人團結起來了。但這招也有副作用。穆斯林、基督徒這些少數群體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社會裂痕越來越深。對外呢,印度老覺得自己被誤解,國際形象反倒更糟。夏爾瑪的節目就搭了這趟車,把國際批評全說成“抹黑”,煽動民族情緒,可這治標不治本,印度的問題還是擺在那兒。
再聊聊印度媒體的另一個毛病——自我審查。現在印度政府對媒體管得嚴,2021年出了個《信息技術規則》,讓社交媒體刪“不利國家安全”的內容。政府說這是為了保護國家,可好多人覺得這是打壓言論自由。結果,媒體在報道敏感話題時都小心翼翼,生怕踩紅線。
比如加勒萬沖突,印度官方說死了20個士兵,可國際媒體估算遠不止這個數。國內媒體呢,壓根不提真實損失,就一個勁兒吹“英勇抵抗”。夏爾瑪還站出來幫腔,說外媒全是胡扯。這種信息封鎖讓老百姓摸不著真相,只能聽官方的“故事”。再比如疫情那會兒,國際報道說印度醫療崩潰,火葬場忙不過來,可夏爾瑪說那是“夸大其詞”,還怪外媒不報道“印度抗疫的成功”。這種自我審查,時間長了,老百姓都不知道該信啥了。
印度社會有個特點,精英階層特別會包裝自己。不管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愛把事兒說得天花亂墜。這種習慣到了國家層面,就成了“口頭上必須贏”的文化。夏爾瑪的節目就是例子,她老拿夸張的說法忽悠人,比如說印度經濟“全球領先”,可現實是印度GDP增長慢得讓人著急。她還說印度科技“領先世界”,但印度的科研投入和成果跟大國比差一大截。
這種“包裝文化”在媒體里特明顯。為了收視率,好多節目不惜夸大事實,甚至瞎編。夏爾瑪這種風格,觀眾看著爽,但也讓印度媒體越來越不靠譜。國際上人家一看出是吹牛,可印度自己還挺得意,這種自嗨的心態,真挺讓人無奈的。
夏爾瑪的言論在國際上沒少挨罵。BBC就發文說她的節目“滿是沒根據的指控和民族主義情緒”,還警告這會害了印度的形象。2024年聯合國大會上,印度代表也學她那套,抱怨國際媒體“抹黑”,結果其他國家代表都一臉懵,私下說印度這是咋了,老不正視問題。
跟鄰國關系也好不到哪去。2025年,夏爾瑪節目里指責巴基斯坦“搞恐怖主義”,巴方直接反擊,說她胡說八道,兩國關系又緊張了一波。國際社會看印度這種做派,覺得它越來越孤立,老愛把自己當受害者,可問題明明是自己沒解決好。
不過,印度也不是鐵板一塊。現在互聯網發達,年輕人接觸的信息多了,對夏爾瑪這種宣傳開始懷疑。2023年,推特上有個“真相印度”賬號火了,專門挖印度媒體的假新聞。比如1962年戰爭、2019年巴拉科特空襲,它拿檔案懟官方說法,好多人看了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
年輕人在網上聊得熱火朝天,說不能老被這種宣傳蒙蔽,要真相。這種覺醒在印度慢慢發酵,連學術界也坐不住了。2024年,有個叫謝鋼的專家在研討會上說,印度再這么靠民族主義撐場面,早晚得栽跟頭。年輕人加上學者的聲音,慢慢讓社會有點反思的意思。
印度現在全球影響力不小,媒體也得跟上趟兒。往后看,印度媒體得學會跟國際接軌,少點自嗨,多點客觀。可現在這路子,靠民族主義撐收視率,短期行,長期肯定不行。隨著老百姓覺醒,大家會越來越想要真東西,而不是聽夏爾瑪瞎吹。未來,印度媒體要真想讓人尊重,就得放下自欺欺人的架子,正視問題,給老百姓實話,給國家出點真主意。
夏爾瑪這事兒,其實是印度媒體的一個縮影。她點燃了民族熱情,可也遮住了真相。印度要真想在世界上站穩腳跟,不能老靠這種自嗨,得面對現實,把問題解決了才行。自欺欺人爽一時,但長遠看,害的還是自己。咱們下次再聊別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