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社會不是變壞了,是變得更熟練了。就像飯菜里加水、賬本里做假、人心里裝貪,全靠技術含量。而最無助的,是那些成為代價、成為利潤的人。
昨天寫了篇稿子,提到四川綿陽一中學的“食堂經理”僅干兩個月就斂財超百萬的事情。然后順帶一提:一個食堂經理,干兩個月能貪超過百萬,那么校長、主任以及校長的小三小四們呢?
這不,今天答案就來了。
“鄉鎮初中因小官巨貪校長吃不飽”,唯一對比不足之處,主要在于地方小,能貪的項目和數量,完全不符合那幫人的能力與胃口。于是也導致他們拼了老命的吸,吸的一群還在發育期的孩子,半夜里餓醒。
事情曝光時,前往調查的紀委看到舉報信件,落款人:一群沒吃飽的學生。
沒吃飽很正常,一頓7塊錢的飯,他們都要貪2塊錢。剩下5塊錢,還要扣掉成本、人工、水電等等,那能到學生肚子里的還有多少?
恐怕連一塊錢都沒有。這年頭,1塊錢到哪里去吃的飽。
據報道描述,標注了送60斤豬肉過去,其實扣掉校長、食堂負責人貪污的,實際稱重只有三四十斤。
如果你以為只是缺斤少兩,那就天真了。不僅少,而且質量還極其的爛。雞胸肉標價為30元,實際上給學生吃的是連10元都不到的劣質品……連雞胸肉這種本就低價的食物,都能做出手腳來。其他沒曝光出來的菜品,可想而知。
有意思的,此次報道還翻出了“賬本”,校長、副校長、食堂承包商的分成比例為8.5:0.75:0.75……這校長是真夠貪的,他一個人要“吃”進肚子里的東西,是其他兩個人的11倍多。
那么問題來了,連食堂承包人都只能拿校長的十一分之一,食堂經理豈不是更少。而在另一個地方,連那位食堂經理都能在2個月內貪污上百萬,要是再翻個11倍,再從2個月變成11年……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不敢想這些人得多有錢,這樣的身家,別說買230萬的耳環,你買2300萬的我都不驚訝。
現在我明白為什么這些學校隔三差五上熱搜,不是讓家長去學校里干保潔,就是去校門口站崗,今天還有個要求家長到學校陪餐和監考的……我還說什么學校是不是沒錢了,請不起老師了。
是我天真了,不是請不起,是舍不得花。人家的算盤里,每一分都是要進到自己兜里的。
這年頭,誰都可能掙不到錢,當領導的憑什么掙不到錢。老百姓錢不好掙,兩個兜里空空如也,再把目光盯著他們的口袋,說不定錢沒搞到,還惹得他們發怒,哪有把手伸向他們的時間來得輕松。
時間就是金錢,有了免費的勞動力,省下來的不就是金錢,一樣的。
好在家長們也不傻,已經有人發問了:我是讓孩子去上學,不是把自己賣身去學校了。
只不過這位家長還是高估了一點自己,這哪里是“賣身”,學校給你錢了嗎。這只能叫倒貼,因為你不僅要幫他們干活,還得給他們交錢。甚至,連車馬費都是自掏腰包。
對比以前的學校,以前的校園,以前的收費。很多類似的毛病,稍微注意一下,打擊一下,可能比任何二胎三胎的宣傳,都要有力幾分。
我經常看到網上的人統計把一個孩子培養到大學要花多少錢,那個數字乘以2乘以3,幾個家庭頂得???既然頂不住,你說破天,又有什么用。
有時候挺懷念的,那時候的課間10分鐘,可以跑到校外買包零食,不會有保安或者領導攔你罵你;那時候中午放學可以走回去吃飯,回來遲到一點也沒關系,因為中午的時間很長,你可以再遲一點;那時候沒有人會搜你的身,更沒有家長群、家委會,甚至連家長會都沒有……多少人上完小學6年,家長都沒去過學校里一次。
可現在呢?想想也挺沒意思的,估計若干年以后,沒有一個現在的學生會留下美好回憶。美好么?我呸!孩子們或許會忘了乘法口訣,但永遠會記得:學校飯難吃,校長嘴最油。
所以別再問“校長怎么這么有錢”,學生吃不飽,就是他吃得好的原因。
一邊是孩子的飯被克扣,一邊是領導的腰圍在膨脹,你管這叫教育,我都不太信。
誰說校園是象牙塔?分明是鐮刀和肥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