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總決賽落幕次日廣廈就甩出續約動作。球隊正式對巴里-布朗和卡爾頓行使優先續約權。
這波操作比往年同期足足早了半個月,盡顯爭冠急迫性。布朗本賽季堪稱廣廈絕對核心。
常規賽42戰場均28分5.9助攻,投籃命中率45.3%。
季后賽14場場均27.9分7.
4助攻,總決賽更是轟下30分7.3助攻。
這樣的外援在CBA完全是外援頂流級別。卡爾頓作為內線替補同樣關鍵。
常規賽場均10分6.9籃板,命中率55.4%。
季后賽籃板數位列球隊第二,護框效率比首發奈特高出30%。反觀奈特總決賽連續3場得分掛零,被放棄在意料之中。廣廈的野心不止于續約。
管理層明確將布朗歸化提上日程,目標打造三連冠班底。
但這里出現關鍵分歧:布朗對歸化態度曖昧。
目前他年薪100萬美元,歸化后頂薪約600萬人民幣。看似薪資差距可通過獎勵彌補,實則涉及球員自由度問題。
歸化球員需承擔國家隊集訓任務,休賽期商業活動會大幅壓縮。這對正值當打之年的布朗來說,是不得不算的長遠賬。從球隊角度看,歸化成功將徹底改變陣容結構。
若布朗轉為內援,廣廈第四節可派全華班核心搭配卡爾頓。
這種陣容深度在CBA幾乎沒有對手能抗衡。但CBA歷史上成功歸化案例屈指可數,李凱爾模式難以復制。外援對個人發展規劃不同,薪資之外的歸屬感同樣重要。
布朗在廣廈雖然數據耀眼,卻尚未真正融入球隊文化。他的比賽風格偏美式單打,與團隊配合偶有脫節。這些細節都會影響他對歸化的最終決定。
站在聯賽發展層面,歸化爭議折射深層問題。CBA球隊近年頻繁嘗試歸化,本質是爭冠壓力下的捷徑選擇。
但過度依賴歸化球員,可能擠壓本土球員成長空間。廣廈內線胡金秋正值巔峰,外線孫銘徽需要更多球權鍛煉。若布朗歸化后長期占據關鍵位置,年輕球員上場時間恐被壓縮。
這種短期爭冠與長期培養的矛盾,是所有球隊需要平衡的課題。
我個人認為,廣廈的操作展現了職業俱樂部的進取精神。
在CBA競爭白熱化的當下,主動求變值得肯定。但歸化不是簡單的薪資換算,更需要考慮球員長期意愿。布朗是否愿意為冠軍放棄部分自由,將成為事件轉折點。
接下來的休賽期,廣廈管理層需要展現更多誠意。他們不僅要算經濟賬,更要搭建讓球員認同的球隊愿景。
CBA的未來,終究需要本土球員與外援的良性互動。當歸化成為提升球隊實力的選項之一,如何把握尺度至關重要。廣廈的這步棋,既可能開創爭冠新格局,也可能面臨新的挑戰。
布朗的最終決定,將牽動無數球迷的目光。關注后續動態,看這支老牌勁旅如何破解爭冠路上的關鍵謎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