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木椅
散步的道旁,有一排休閑木椅
見證了我與群雀的邂逅
那個霜凍的傍晚,或許是你
化解了我們永無答案的爭議
我在你的脊背上盤坐,喘息
分明傾聽到森林蔭翳的沉寂
陌生的風和重新聚攏的夜色
再次圍堵我
我便能分辨出并非懦弱的
沉默,我不必偽裝光亮
該皎潔時自會月朗星稀
有人流著淚從街角向你走來
好像從虛幻里堅定地轉過彎
而你,沉靜如初
仿佛你的腳下依然有著
森林一樣的根系
遇見
夏至,傍晚
綠色擁擠的池塘里
一只瘦小的荷蓮,立在
蒲葦叢中,含羞
待放
落日都不曾顧得上
為你妝扮,月亮
也未嘗護你皎潔
朵朵睡蓮花,預示著
今夜星光璀璨
我辜負過的盛開和清歡
已無需唏噓
日漸慵懶的問候,讓我
欲言又止
整個篤情不移的春夏之交
我都獨坐晨昏
守口如瓶
我是轉了幾道彎,巡著
金魚暮歸的尾翼而來的
在我的風景里,你
清晰如玉
天際
陽光持續,云朵和秋英
靜默而視,猶如舒展的詩頁
與溫潤的茶水,相對而坐
歲月流嵐
窗外,沒有黛色的峻峰
聽不到隱約的海潮誦讀,也沒聞到
馬頭琴揚起的淡淡奶茶清香
其實,自昨天雨后
有一只鳴蟬,就已決心
不再展翅。夜幕降臨
用心梳理著漫途,不曾發音的間隙
以及那些從未爭辯的軟弱
今夜農歷初三
顯得好像月牙比烏云還失落
在天際,有著眾多
我愛莫能助的閃爍和憂郁
隨星河飄零
作者:房甲青,男,筆名亦歌亦哭,教師,山東臨沂人。出版詩集《有一種心情》。代表作《有一種心情》、《該不該告訴你》、《巢》等。代表詩句:“生命里總有些清淺的記憶/一塵不染”等。
風中的狗尾巴草
文/張帆
風來了
就彎下腰
風吹過去了
就直起腰
如果風再大一些
就將身體匍匐在地
等風走了,又站起來,還面帶微笑
一陣陣風
一次次地
彎下,站起,又彎下
多像在農田里
收割稻子的父母
夕陽從城門樓落下
文/張帆(湖北)
夕陽從城門樓落下
滿城盡帶黃金甲
包括我,一個守城的小卒
也是一片金光
只是樹葉有點黃,西風
有點涼,沒有狼煙
殘紅的霞光,落在地上
仿佛剛剛經過了一場血戰
云散,煙消
戰鼓也不響
哦,那時五百年以前
現在是五百年以后
從城門樓落下的夕陽
也輝煌,我好想挽住
唐朝一個小女子的胳膊
一起去看長安城的繁華
青衣
文/張帆(湖北)
你濃妝淡抹
你披綢戴冠
看起來艷麗,其實是在掩飾
你不在年輕的容顏
臺上,你用你的十八般武藝
賣命地為別人表演
而臺下,你
不過是一個沒有誰在意的龍套而已
生旦凈末丑
宮商角羽徵
為他人演繹了千萬種角色
卻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是誰登了臺
是誰謝了幕
一陣歡快的鑼鼓,為你
唱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場戲
深夜:梨花開了
夢中的春天 仍舊沒有落幕
那些密集的雨線 依舊輕輕
像我在那張泛黃的稿紙上畫上一株株薔薇花……
當一場薄雪 穿過春天
誰能在它虛無蓓蕾上
截取一些歡娛
在皓潔的月光下
我分明看見一只白鹿
在薄雪中狂奔:
那無形的閃電
是來自于長安街頭的
問候
誰能從它迷幻的光影里
看出一個朝代的沒落?
像風
吹卻這一世的虛無
大風吹
我能想象:
在某個夏日 那些玫瑰
已經開到極致
相愛的人
會躺在它身旁
與陽光對話
秋天來了 我清澈的眼神里
有了混濁的光芒
倘若不是這些具有靈性的植被
有了叛逆之心
我過于敏銳的思想
一定會
成為秋天澎湃的激流
來——
我們座在深秋的櫻花樹下
談及一生所有的情感
就像這些櫸樹一樣
任曾經蔥蘢的葉片
劃過我們走過的土地
我分明看見一場秋雨
帶走我們曾經的擁有
直至
靈魂發出空蕩蕩的
味道
比如秋風
春天:不說愛情
我又一次贊美著風——
那些涌動著白光的花環
為何會再度出現在我的夢里
為何又會在夢里再度貼進我一顆不安的心
光潔的 閃爍的 迷離的 絕望的
像不像蒼穹之下
那些井然有序的星座
豐盈了天空
此刻 我依然聽到 一場雪
憑空而降的聲音
在細微的光波里愈感真切
卻又漸漸分崩離析
一切愈加虛幻 一切愈加遙不可及
像那些簇簇頻開的梨花
包裹著甜蜜
也包裹著雪夜的那些圣潔之下未知的部分
我知道 遙遠的夜色中
所包含的一切:
甜蜜與苦痛
并存在今夜
在搖搖欲墜的夜色中
愈加遼闊
奢望:在塵世看見春天
花朵 雪粒 曠野 山巒 河流 海域
這些被神靈一再遺棄的孩子
已經從我的懷抱中
醒來
在三星堆 給我戴上黃金面具
我是你前世勾勒出的謊言
我枯槁的眼睛 如果能被月光
照見
我便能在雨水中
漸漸復蘇
這黑暗的大地 到處都洋溢著
一種不安
把春天播種在河邊
我可以觸摸到它
起伏的胸腔
有了雷霆之聲
春天或者是愛情
稚嫩的柳枝依舊激蕩,在料峭的晚霞中
宛若一種錯覺 宛若霞光中的你重新踱回
我的夢中
我聽到那種極致而虛幻的雪
沿著屋檐輕飛而下的聲音:
所有的回憶 紛至沓來
在無限的歡娛與牧歌中
揮之不去
在輕雪中 在月光下 在暮色中
在生機蓬勃的春天
誰能拒絕一顆顆籽粒
在松軟的泥土中復蘇
我分明看見夜幕下
那一群群白蝶
漸次停泊在徐徐綻開的桃花上
作者:耿兵,網名:厚德載物,七零后,大專文化,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讀睡詩社專欄詩人。九五年開始發表作品,作品散見于《作家報》,《詩刋》等一百多種文學刋物,并獲全國大獎三十余次,著有詩集《永遠不再憂傷》。
過年
古道退落足跡拋向遠方
不蹲在過往小念頭里
窗簾被梅花掀起
更換庭院彩帶
門前春聯與早霞親呢
新年通欄標題用大紅大紫潤色
紅爆竹呼嘯過人間
驚醒枯黃檐鈴
雪片似賀年卡都有熱呼呼感覺
祈愿和希望寫滿拜年帖
日子似炮仗一路紅過去
小寒
雪地瑩白依稀可辨自己曾經的腳印
風吹草低輕拂羊兒沾雪脊背
灼灼梅花遮住憂郁容顏
不用窗花虛構春天
隔年黃綠地初淬生機
冬衣不沉重雪花開成了燙人的笑容
雁翎灑落成燈下素箋
春夢在夜里劃槳
辣蓼散淡而寒與暖爭著秀風光
雪雀舌尖舔春的面頰
翻閱陽光
天地蒼茫誰也看不清誰
日子大都在陰霾里過
朝圣風雨腳步已撤回
帶來了生命氣息
夢里太陽鳥翩躚
翻閱陽光 頁頁珍貴
誠摯地吸吮著陽光的愛
片片陽光迷醉人酒窩
沒有哪縷陽光比今天的更可愛
好聞陽光與前方云彩粘在一起
融入新年生機勃勃里
心懷宏愿抵達生命般若
大寒
天寒地凍 花跺腳 兩岸歌邈
不問酷寒為到來雪打開誰的門
抖掉心脊落雪 自有景色升起
季節肖像在生命畫框里逼真
萬物于冬韻深深里守候各自故事
大寒是終結也是開始
雪花越飄起大 追逐著春光和錦繡
隱藏著多花手指叩響原野回音
四季輪回又重新啟動
心中編鐘和嗚
作者:黃慶綢,現居浙江省溫州市。作品散見于《奔流》《清明》《綠風》《鴨綠江》《青海湖》《特區文學》《浙江詩人》等期刊平臺。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