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濂溪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以下簡稱“四普”辦)緊鑼密鼓推進文物線索排查工作,對轄區內多處工業遺存展開實地核查。其中,原九江動力機廠的配電房、鍛造廠房、鑄造車間等五處廠房建筑,因保存完整且具有鮮明時代特色,有望被納入濂溪區文物保護名錄,為區域文化遺產再添“新成員”。
工業遺存見證歷史
走進原九江動力機廠舊址,斑駁的紅磚墻、墻上的宣傳標語,無不訴說著20世紀工業發展的輝煌歷程。十里街道南山社區志愿者介紹,此次普查的七處廠房均建于20世紀50至60年代之間,是九江工業化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鑄造車間,里面成列的生產線設備,對研究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四區合一”激活老廠區 在保護中創新利用,是濂溪區盤活工業遺產的核心思路。目前,該園區已整合歷史建筑、文物共21處,通過“旅游景區+現代化園區+社區+街區”的“四區合一”模式,打造以工業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文旅地標。園區內,銹跡斑駁的老機床與現代化展陳相映成趣,復刻的廬山牌柴油機生產線尤為引人注目——這臺曾獲2024年國家文物局與工信部“共和國印記”稱號的見證物,已然成為九動園區內亮眼的風景線。
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
如今,老廠區已蛻變為多元文化體驗空間:九江工業博物館全景式呈現城市工業變遷;九江職大藝工坊將傳統技藝與創意設計結合;江小鶴文創店則讓工業元素“附身”潮玩周邊。市民王先生感慨:“小時候常聽父輩講動力機廠的故事,現在帶孩子來參觀,既能懷舊又能學知識。”
隨著普查工作的深入,濂溪區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藍圖正逐步清晰。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結合“四普”成果,進一步挖掘文物價值,“讓老廠房不僅留住記憶,更成為推動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圖文來源于“九江文旅發布”,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