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聊英語學習了,但后臺總還能收到“英語太難了,家長也不會,到底怎么學”這類的求助,而且大部分家長一提到英語,詢問的都是:這個課程要學嗎?那個課程要學嗎?
說實話,英語課程我從去年年初就在測評,但始終沒有推薦。最大的原因就是,我發現,學英語的這個“學”字,大家并沒有拉齊目標。
現在 市面上 的課程太多了,而家長不僅要對自己孩子的水平有所了解,也要對關于“學”什么有預期,才能真正找到合適的課程。
所謂對課程滿意,無非就是達到了我們的預期,但大部分時候關于英語的”學“,咱們自己其實是模糊的。
抱歉啦,今天這篇文章仍然沒有課程推薦。
但我想說,學習英語就是要牢記抓這三點: 熏聽 先 行、閱讀跟上、適當學習自然拼讀,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越是家長英語普通的,越是要抓牢這三點,贏面就越大。咱們后續哪怕報班,也是需要清楚問自己:
我是補專項?還是補“全面”? 關于課程,哪些我在家能做,哪些需要請外援? 課程上過后,還有哪些是需要家庭環境支持的?
這三點一定要自己想清楚,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每個孩子個性的課程,而且我們也能評估一下,是否值得花這些預算來上課。
關于英語的聽說和閱讀,之前講過了,鏈接給大家放在這里
今天就重點聊一下自然拼讀。
01
到底什么是“自然拼讀”?
我的習慣,談任何事怎么做之前,咱們先把“概念本身”吃透。
所謂自然拼讀(phonics),就是從認識字母發音開始,過渡到CVC(輔音-元音-輔音)的簡單單詞,再到復雜單詞發音的學習方法。
舉個例子,fish,我們以前學英文的時候還是學音標,需要看到音標后才能拼出這個單詞。
而自然拼讀就跳過了音標,直接從字母發音開始,那fish,就是f-ish,然后就能讀出fish。
而聽到f-ish的發音,孩子們也能嘗試寫出來,f-i-sh。
圖源:網絡截圖
不得不說,把phonics翻譯成“自然拼讀”的人,文案功底真的很好。給了我們家長一個特別美好的假象:學了這個,就自然而然會讀了。
但其實,自然拼讀并不自然,這里面有個很關鍵的邏輯,我需要和大家說清楚,這樣才能真正對我們引導孩子學習有幫助。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前面這個fish,小D掌握了自然拼讀的發音規則后,自己就可以拼讀出來。當她聽到這個發音的時候,她立馬就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這段話里,你們發現關鍵點了嗎?
是的,自然拼讀是需要大量“磨耳朵”(也就是聽說詞匯)作為基礎的。
圖源:我自己的
自然拼讀的“自然”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聽說詞匯量要大于3000個,最好是5000個。
如果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哪怕孩子學會了讀出來,但這個發音對他來說還是陌生的,他會問,“fish是什么意思?”
所以,學齡前堅持磨耳朵的孩子,哪怕沒學過自然拼讀,到了小學一開始會有點挑戰,但并不會很困難。
但學齡前一點英語都沒接觸的,上學后拿到教材的確會很懵,基本上單詞、長句、自然拼讀全部都來了。
那我就會建議,先把自然拼讀“零啟動”做了,當然,的確會有一定難度,接下來就具體說說怎么辦。
02
自拼冷啟動要做什么準備?
現在自然拼讀特別火,我看到不少家長會在孩子幼小銜接或者小學低幼階段進行冷啟動。
那么我要提醒大家,這第一步是時間管理,先看看,用來提升英語,孩子的可支配時間是多少?
這件事很關鍵的,語言學習就是需要時間的,我個人建議,如果真的想“補”英語,至少每天抽出30分鐘碎片時間,30分鐘整塊時間。
那么你家真的有這樣的時間嗎?要做哪些取舍呢?這些關鍵問題是需要提前想清楚的。
圖源:影視劇圖
自拼要想冷啟動成功,前期的磨耳朵不能少,也就是熏聽和閱讀。這個具體怎么實操呢?
#1
碎片時間抓熏聽
推薦過的小小優趣里的“成長計劃”一定用起來,它會根據孩子的英語水平,推薦相應的動畫片,這就是非常針對性地給到了磨耳朵的資源。
里面的互動小游戲也可以幫我們檢驗孩子聽懂了沒
圖源:自己的
怕費眼的,那就用好APP里的“熏聽”功能。這個完全可以碎片時間拿來聽,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放松調節。
圖源:小小優趣截圖
還有推薦過的傾聽者也很好用,它自帶英語資源就很多,還可以導入教材的音頻和各種其他資源,路上時間,睡前時間,泡腳時間,也都可以利用起來。
聽力,或者通俗說的“磨耳朵”,是對時間空間最沒有要求的,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做起來。
在我家,像出行的車上時間,小D就隨手打開聽了
圖源:我自己的
#2
整塊時間攻閱讀
閱讀的話,可以先從分級讀物開始,紅火箭和海尼曼都是對0基礎特別友好的,而且最初級別都有自然拼讀。
關鍵每本很薄,15分鐘刷一到兩本綽綽有余。
圖源:《海尼曼》
刷分級讀物的時候,建議大家帶著孩子讀出來。小學生再來刷分級,母語已經很強勢了,如果中文閱讀做得多,一開始肯定會排斥,所以一定是需要父母陪伴引導的。
分級讀物絕對不是讀完故事就開始下一本,一定要大聲讀出來,我個人會建議至少讀三遍。這也是在磨耳朵,鍛煉語感。
學齡前刷英語讀物一般并不太建議告訴孩子這個英語單詞的意思(這和孩子學中文一樣的),但學齡后再讀,尤其母語強勢后,就必須有“理解性輸入”了,也就是孩子不知道這個單詞意思,就沒有興趣讀下去。
那咱們也是可以做個翻譯,或者買一支翻譯筆,關鍵要愿意讀,堅持讀。
其實想想學齡前啟蒙,孩子對任何事情感興趣,都是我們父母創造了環境,還愿意和他們互動。
所以,這里也是給0基礎娃的父母們打個氣,因為之前咱們沒有這個環境,那現在開始,就要把狀態調整到學齡前,想象眼前孩子就是個寶寶,我們自然需要花時間陪伴的。
03
自然拼讀怎么抓
你們看,自然拼讀學習仍然不能脫離語境。了解這點后,哪怕你專門給孩子報了自然拼讀班,你也就要調整預期,家里該做的熏聽還是要做,該讀的英語繪本還是要配合上。
我身邊太多付費讓孩子學自然拼讀的,但是家里學校都沒有這樣的語言環境,結果學了好幾年都學了個寂寞,一不用了,孩子就忘了。
這么一解讀,大家應該了解我開頭說的意思了吧。語言學習絕對不是報班那么簡單的,咱們該做的功課一定要做。
自然拼讀想在家做,其實也是完全可以的。
用什么?
分級讀物的起始級都有自然拼讀,家里已經有的可以利用起來。
如果想要專門的教材,可以使用《Oxford Phonics World》《Smart Phonics》,也可以用自然拼讀閃卡、海報輔助學習。
圖源:網絡
怎么學?
前面提到,整塊時間里,每天花15分鐘刷分級閱讀,那么剩下的15分鐘,就是用在自然拼讀上了。
第一步,仍然是大聲讀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讀出來了但不理解單詞的意思,我們還是可以翻譯一下。
只不過讀的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做三件事:
1.識別音節
比如“Dorothy”,當我們說出這個詞,孩子可以知道有幾個音節,Do-ro-thy。
2.辨認音素
比如,cruch, munch, lunch,孩子需要發現哪些音素是押韻的,也就是一樣的發音規則。
3.根據音素接龍造詞
比如,dip, lip ,sip,甚至編新的詞,nip, ip。
看到這里大家別發怵,這些在自然拼讀的教材里都是有的,我只是給大家畫個重點,要有意識地這么學,而不是只是讀出來就好了。
既然是學自然拼讀,咱們就要讓孩子的耳朵更加靈敏,學會“玩單詞”,舉一反三。
圖源:《字母方塊精靈》,小小優趣里就有
4.運用起來
每天學1-2個音素發音就好,但關鍵是,學會后,再次回到磨耳朵也好,分級閱讀也好,我們需要幫助建立聯系。
閱讀的時候遇到學過的自拼,可以提醒孩子自己讀出來。磨耳朵時聽到的單詞,也可以提示孩子。
尤其是學齡前沒有大量英語浸潤環境的,孩子的英語學習是割裂的,創建機會大量建立聯系是非常關鍵的。
圖源:網絡
04
知道“為什么”買單很關鍵
我不反對大家報班(而且我也拉著我們團隊在測評中),只不過我想稍微潑個冷水,光靠一周一節的課外班,想要學好英語,這件事的成功概率很小。
家長如果不清楚英語學習的本質,不了解孩子的情況,指望報班就能收獲“原版娃”,這絕對不現實。
我個人不喜歡拉踩,平心而論,現在有不少挺不錯的課程,但絕對沒有一門課程能滿足所有孩子。
每一次教育買單的時候,知道“為什么”而買單,定義自己的預期很關鍵。
而且在買單前,也可以問問自己,除了上課,自己在家立馬就能行動起來的事情是什么。
這些就是今天這篇文章分享的初衷。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周二推薦了益生菌,不少朋友已經收到在群里曬單了,我也接受了大家不少的夸夸。
但我這幾天壓力很大,咱們這次的開團機制太優惠了,一直被其他各個渠道投訴,品牌就追著打電話讓我撤下來。但我還在扛,本來這次就是為了公號10周年回饋大家,我自己掏腰包補貼的。
不過每次推薦我也想說,并不是所有我推薦的大家都需要買,這次的優惠也是想讓利給一直需要的朋友們。大家一定是按需,不要沖動消費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