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朋友多就是人脈廣,酒局多就是路子寬。等到真正遇到難處,打過一輪電話才發現——能借你錢的人沒幾個,愿意拉你一把的更少。
人到中年才明白:窮一次,什么都清楚了。
01
老張今年42歲,前年公司裁員,他拿著20萬賠償金回家,原本想著休息兩個月再找工作。結果投了三個月簡歷,面試了十幾家公司,要么嫌他年齡大,要么壓他薪資。存款見底的時候,他試著聯系了幾個以前稱兄道弟的朋友。
"最近手頭緊,能不能周轉個兩三萬?"
"哎呀老張,我最近剛買了套房..."
"兄弟,我股票套著呢..."
最后借到錢的,是十年前帶過的一個徒弟。小伙子二話不說轉了五萬,留言就一句話:"師父,不急還。"
老張說:"以前總覺得混圈子重要,現在才知道,真正值錢的是你教過的人、帶過的徒弟、實實在在幫過的人。"
02
李姐開早餐店十年,去年街道改造被迫關店。最難的時候,她老公查出胃癌早期。親戚們聽說要借錢做手術,微信回復都變慢了。最后是隔壁五金店的王阿姨,拿著五萬現金塞給她:"先治病,錢的事以后再說。"
后來李姐才知道,王阿姨這錢是準備給兒子買婚房的。
"以前總覺得要認識大老板、攀高枝,現在懂了——危難時肯幫你的,往往是那些和你一樣的普通人。"李姐說著紅了眼眶,"人家借給你的不是錢,是命。"
03
老周是技術主管,前年行業寒冬被優化。45歲的程序員,找工作處處碰壁。最后收留他的,是十年前合作過的一個小客戶。對方公司不大,但給他開了技術顧問的職位。
"現在帶的這幫年輕人,都以為加個大佬微信就是人脈。"老周苦笑著搖頭,"他們不懂,真正的資源不是你認識誰,而是誰認可你。"
04
小區門口修車的老陳,五十多歲的人了。有次聊天他說:"我修車三十年,從BB機時代修到電動車時代。技術更新換代多少次?但只要還會修車,就餓不死。"
這話實在。年輕時覺得要廣結人脈,中年才明白:人脈會斷,圈子會散,唯有手藝最忠誠。你修的車不會背叛你,你寫的代碼不會拋棄你,你教過的徒弟會記得你。
05
見過太多這樣的故事:
- 酒桌上稱兄道弟的,遇到事躲得最快
- 吹噓認識某某領導的,真需要幫忙時根本說不上話
- 年輕時花錢維護的關系,關鍵時刻一文不值
反倒是最樸素的道理最管用:
- 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 幫過你的人還會幫你,你幫過的人不一定
- 中年以后,能依仗的只有兩樣:銀行卡里的存款,和腦袋里的本事
年輕時可以靠運氣、靠顏值、靠會來事兒。但人到中年,所有捷徑都會變成彎路。
那些看似熱鬧的關系,就像沙灘上的城堡,潮水一來就散了。真正能陪你渡過難關的,永遠是你實實在在的能力,和那些你真心對待過的人。
所以啊,別再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社交上。該考證考證,該學技術學技術,該帶徒弟好好帶。人到中年就會懂——
你的能力,才是你最后的退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