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選購盆景。
近日,“游客涌向村子買盆景”的詞條沖上熱搜——這個村子就是成都市郫都區安德街道安龍村。5月21日,記者走進安龍村實地探訪。
在安龍村,村民的房前屋后種上了錯落有致的小微盆景,貼上價格標簽后,小庭院就成了24小時不打烊的“無人售賣店”?!坝慰蛼叨S碼付款就可以把盆景帶走?!贝迕癖硎?,閑置空間被盤活,閑暇時間可利用,更重要的是,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增收。
記者來到安龍村村民朱建清的院子,仿佛踏入一個微縮的“植物王國”:不到30平方米的空間里,上百盆盆景或蒼勁古樸,或清雅靈動,售賣架上每盆小微盆景都貼著價格標簽?!耙郧翱腿藖砹说玫热苏泻?,現在庭院售貨架24小時不打烊,手機一掃貨架上的二維碼就能付款,隨時都能買!”朱建清笑著說。
去年,村民舒紹芬也率先嘗試“無人售賣”模式,將盆景明碼標價并附上養護說明?!皠傞_始怕丟貨,后來發現游客會自覺付款?!彼懔艘还P賬:這種無接觸售賣方式,不僅便捷了游客,也讓自己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既能照看家里,也不耽誤做生意?!鞍肽昃湍苡?萬到3萬元的收入?!?/p>
據安龍村黨總支副書記、成都安龍小微盆景專業合作社社長高修倫介紹,自去年10月,安龍村在檬梓園和櫻花園兩個小區試點發展庭院經濟,目前全村有20多戶村民加入,大家也在陸續開通無人售賣,“有些村民家門口裝了監控,至今零投訴?!边@種模式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成了安龍村的“誠信名片”。
安龍村創新推出“庭院經濟”模式,引導村民將房前屋后的閑置空間改造成盆景展示區,既美化了人居環境,又打造出“處處是景、戶戶可購”的沉浸式消費場景。
如今,安龍村小微盆景種植面積已經超過300畝,參與農戶超過60戶,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敖衲?,全村盆景銷售收入預計超過1000萬元?!备咝迋惐硎?,村里一方面正謀劃把更多電商主播請進來,讓安龍村成為“帶得走產品、留得住流量、立得住品牌”的盆景直播基地;另一方面引導種植大戶,手把手地給村民傳授修剪和造型技藝,助農增收。(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粟新林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