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靚
學生動手制作古法香囊。青海日報記者 郭靚 攝
“有同學體驗過艾灸嗎?”“可以分享一下艾灸的感覺嗎?”……為傳播中(藏)醫藥文化,普及中(藏)醫藥知識,提高青少年健康素養和自我保健能力,5月21日,小滿節氣,青海省中藏醫藥管理局攜手青海省中醫院、青海省藏醫院、果洛西寧民族中學開展中(藏)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為學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藏)醫藥文化盛宴。
作為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實施的“從二十四節氣走進青海傳統中(藏)醫藥”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以“傳承中(藏)醫藥魅力 塑造校園健康風尚”為主題,打造中(藏)醫義診服務、中(藏)醫藥文化展示、中(藏)醫藥實踐活動、延伸活動四大互動體驗區,學生通過“感、觀、做、思、練”等多元方式,體驗中(藏)醫藥的獨特魅力。
現場,中(藏)醫藥文化展示區被學生圍得水泄不通,來自省中醫院的專家為師生義診,解答健康問題,向學生展示針灸、拔罐、艾灸等中醫傳統療法。“耳穴壓豆可以放松眼肌、預防近視、緩解壓力。”高一(2)班學生久美多杰體驗了耳穴壓豆療法:“沒想到小小藥丸有這么多功效,真是大開眼界。”
選材、稱重、搗藥、研磨、裝袋……中草藥的香氣縈繞在中(藏)醫藥實踐活動體驗區,學生在了解了中草藥的氣味、功效和配方原理后,開始動手制作古法香囊。現場還展示了各種常見中藥材標本,標注名稱、功效、藥用部位,以及藏醫特色外治器械、古籍、植物標本、特色制劑,向學生普及中(藏)醫藥知識。
中(藏)醫藥文化進校園是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特色實踐項目。2024年,在上海市援青干部聯絡組協調下,由果洛西寧民族中學與省中醫院合作共建的青海省藥用植物科研科普基地——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百草園科普站,是一個集教育、科普、觀賞于一體的場所,為青海省藥用植物科研科普工作發揮積極作用之外,也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勞動教育的實踐基地。“學校依托科普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對中(藏)醫藥的興趣和認知。”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常途說。
學生化身“小中(藏)醫藥傳承人”,完成了一場中(藏)醫藥文化探索之旅。正如上海援青干部、省中醫院院長林勛所言:“此次活動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注重體驗性、趣味性,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營造濃厚的中(藏)醫藥文化氛圍,讓中(藏)醫藥文化在校園內生根發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