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5月23日電 (記者朱虹)近日,四川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社區協議保護工作初見成果——試點協議區域海菜花引種成功,進入開花收獲期。
海菜花水生蔬菜引種成功。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供圖
據悉,2024年起,邛海國家濕地公園與周邊社區開始探索協議保護模式,最終確定焦家村和大石板社區1-5組為2個項目村。今年3月,西昌市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協調濕地管理相關部門與大石板社區簽署保護協議,將部分濕地交由社區參與保護與利用,通過支持社區清理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種植經濟作物、探索替代生計等舉措,逐步形成“保護—利用—共享”的良性循環,構建濕地保護與社區經濟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海菜花作為集觀賞與食用為一體的水生經濟作物,兼具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其引種成功是項目“社區協議保護”框架下的重要實踐。
此次引種是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結合邛海水質、土壤及生物多樣性特征,與社區共同制定的坑塘種植方案。西昌市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主任楊軍表示,海菜花不僅能夠凈化水質、抑制藻類過度繁殖,還可作為特色農產品帶動社區增收;且海菜花具有觀賞價值,有助于社區開展生態研學活動,拓寬居民收入渠道。
據悉,未來3年內,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將繼續以“生態保護-社區發展”協同共進為核心目標,聯合社區打造濕地餐廳民宿,優先采用社區自產生態蔬菜(如海菜花)作為核心食材,打造差異化在地品牌。在此基礎上,項目將支持社區開發設計自然研學課程,聯動餐飲住宿拓展多元收益;同時深化社區參與機制,制定社區保護基金制度,餐廳主題民宿及研學收入部分納入社區保護基金,推動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良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