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孟旸
梅里美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一種渾然天成的利落靈氣,在他的筆下,無論是男性角色還是女性角色都具有極其鋒利鮮明的性格。不過,相較于著名的《卡門》,我反而認為另一篇同樣以勇敢不羈的女性為主角的《高龍巴》更能體現梅里美的風格和思想。
《高龍巴》(插圖珍藏版)
[法]梅里美 著
[法]皮埃爾·盧梭 繪
傅雷 譯
后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高龍巴》的故事以一樁仇殺案為線索,主要圍繞著兩個家族和三個年輕人展開。妹妹高龍巴鼓動哥哥奧爾索回到家鄉科西嘉,為被殺害的父親復仇。與此同時,莉迪亞小姐隨父親托馬斯上校到科西嘉游玩,與奧爾索墜入愛河,也因此被卷入這場復仇的旋渦。隨著情節的推動,仇人巴里奇尼、土匪布蘭多拉奇奧、女孩希利娜等人物紛紛登場,然而舞臺的探照燈始終凝聚在三名年輕人身上,并沒有因為其他角色的出現而顯得暗淡。從這一角度來說,梅里美對于人物和情節的安排既合理又不落窠臼。讀者在閱讀中產生的審美體驗是具有選擇性的審美知覺,主線人物的形象、復仇和愛情的主要劇情被十分合宜地突出,而諸如綠林好漢的故事以及兩個家族過去的歷史則被有意地精簡和留白,作者非常巧妙地引導著讀者的知覺、感覺和想象。
《高龍巴》之所以在我心中更勝于《卡門》,是因為它能帶給讀者更復雜、更深刻的情感體驗。高龍巴在為父復仇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勇敢、堅定和叛逆,都帶著一種未經雕琢的野性,其情感和性格無比強烈而鋒利,如同被火淬過的匕首一般,能夠輕而易舉地引發讀者的共鳴。而故事中快意恩仇、善惡終有報的情節,更是符合讀者的期待與情感需求。生活在家鄉的妹妹與受現代思想影響的哥哥之間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完全成長于現代環境的莉迪亞小姐,又與兄妹倆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正是因為主線人物之間存在強烈的張力,相對次要的人物和情節才難以奪走讀者的視線。讀者對于人物所產生的理解和情感共鳴,貫穿了整個閱讀過程。知曉兇殺真相的我們,不禁為高龍巴那不被理解的滔天仇恨所打動,也為在仇恨和道德準則之間掙扎的奧爾索感到同情,更為莉迪亞小姐那純真的愛情而感動。這種復雜的情感體驗,正是《高龍巴》這部作品能夠為讀者帶來的最寶貴財富之一。
在這場曲折的復仇故事背后,梅里美以一樁謀殺案、兩個家族和三個年輕人的故事,展現了特定歷史時期下尖銳的政治斗爭和社會思想的變革。高龍巴和奧爾索所屬的雷比亞家,在拿破侖時期曾壓倒巴里奇尼家取得了鎮長之位,在拿破侖倒臺之后,局勢又發生了逆轉。經過百日王朝和波旁王朝復辟,兩家始終處于拉鋸狀態,家族之間的斗爭實際上也是新興勢力與封建勢力的政治博弈。代表著反叛精神的高龍巴和受到現代思想影響的奧爾索,最終在這場復仇中取得了勝利,這具有深遠的象征意義。故事的結尾,高龍巴隨著哥哥一家前往意大利旅游,逐漸適應了上流社會的生活,卻在意外遇到失去兩個兒子的仇人時,她又露出了以往的神情,這樣的結局令人回味。
高龍巴、奧爾索和莉迪亞,這三位年輕人的身世和性格的安排富有深意,他們最終的命運軌跡也體現了梅里美的思想。總體來說,梅里美贊揚奧爾索所代表的新興人物,認為新興力量對舊勢力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而高龍巴身上所帶有的傳統與野性,既體現了她對封建束縛的反叛,又隱隱映出像奧爾索這樣受現代思想影響的人所存在的猶豫與軟弱。像高龍巴這樣一位復雜、鮮明、立體的女性形象,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無法磨滅的個人魅力和文學意義。
(作者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