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今天是小滿節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忙碌的蜀鄉沃野用上了農業新質生產力,一起去看看田間地頭的科技興農新場景。
眼下,現代化的耕耘從南到北有序推進。在遂寧市安居區三家鎮蘆城村,搭載著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化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進行水稻插秧作業。工作人員只需設置好起始點,機器就能沿著規劃路線自動行駛,以厘米級精度完成秧苗栽插。
遂寧市安居區安叁農機聯合社負責人 鄧清國:通過北斗自動巡航,自動行走,減少我們駕駛員的作業量、作業難度相比以前每天會多插5到8畝地。
北斗導航高精度直線插秧還徹底解決了人工操作的行距偏差問題,確保每株秧苗精確對齊,提升秧苗光合作用,實現“株株采光、均衡生長”。
農業新質生產力讓傳統農業的氣質煥然一新,廣袤的田野上,更多的農業生產場景也有了“智慧大腦”。在自貢,123萬畝中稻已完成栽插,進入施肥、保水等田間管理關鍵期。由于近段時間降水偏少,沿灘區、富順縣的部分田塊出現夏旱缺水,當地農技人員操控巡田無人機代替攝像頭,在稻田里動態巡查秧苗長勢,并實時拍照上傳AI平臺診斷分析原因。
自貢市富順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謝昶:剛剛我們通過無人機觀察,發現這一塊田有局部坐蔸的現象,AI分析之后,結合我們的一些經驗,可以分析出來它有可能是鰓蚯蚓引起的,下一步對它進行一個再次的追肥。
在達州渠縣,油菜豐收正當時,以往,收割后的傳統晾曬烘干方式,一直是種植戶的“心頭大患”,一旦遭遇陰雨天氣,油菜籽極易霉變,導致產量受損。今年,當地建起了區域性共享烘干房,配備20臺智能烘干倉,均搭載溫度、濕度自動監測控制系統,確保油菜籽在最佳作業條件下完成烘干。
達州市渠縣寶城鎮觀龍社區種植大戶 袁雪東:烘干出來的油茶籽含水量均勻,出油率高,并且還能自動去雜,每天隨時可以拉起去烘干。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習總書記強調,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創新,不僅要立志補上短板弱項,還要立志發揮后發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在眉山市東坡區思蒙鎮的萬畝茶園,今年采茶季,種植戶們不僅用上了機械化采茶機采摘茶葉,還首次通過“大力士”無人機進行吊裝運輸。這一高效作業模式,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眉山市東坡區思蒙鎮蓮花村茶葉種植戶 張義均:以前人工采人工背,還搭梯爬上去倒車,現在無人機相當節約,又不浪費時間又不浪費工。
目前,當地茶葉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隨著新農具運用于傳統種植領域,大大提高了茶葉的新鮮度和品質。
眉山市東坡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 張鈺:下一步推廣無人機在播種、施肥、噴藥、病蟲害監測等環節的應用,以新質生產力為現代農業發展賦能,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質生產力正涌向四川農業領域,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增產提質的“航天育種”、“耕種管收”全鏈升級的智能農機......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著重要驅動作用。今年,我省將建設一批農業科技孵化器,開展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進田間地頭,加快“天府糧倉”現代化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