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25年6月3日韓國將迎來第21屆總統大選,目前已進入倒計時階段。隨著選情推進,政壇近期出現多重關鍵動態,深刻影響選舉走向與政治格局:
尹錫悅的退黨決定成為焦點事件。因2024年12月發布緊急戒嚴令引發憲政危機,尹錫悅于2025年4月被憲法法院罷免總統職務,并因涉嫌內亂罪面臨刑事審判。這一事件導致其所屬國民力量黨支持率持續低迷,黨內外要求其退黨的壓力驟增。5月17日,尹錫悅宣布退出國民力量黨,表面稱此舉是為助政黨在大選中獲勝,實則被視為試圖切割與彈劾風波的關聯,以減輕候選人金文洙的選情壓力。分析指出,若金文洙勝選,尹錫悅可能通過特赦擺脫司法困境;反之,若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其面臨的法律追責風險將顯著上升。
尹錫悅(資料圖)
選情方面,李在明目前以51%的支持率穩居榜首,遠超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29%和改革新黨李俊錫的8%。共同民主黨整體支持率達48%,較國民力量黨的30%形成明顯優勢。這種差距與尹錫悅彈劾案直接相關——蓋洛普數據顯示,共同民主黨支持率已達近三年最高值,而國民力量黨則處于尹錫悅被罷免后的低位。值得注意的是,李俊錫作為前國民力量黨首,其參選可能分流保守派選票,加上背后或與樸槿惠勢力存在關聯,為選情增添變數。
國際局勢層面,5月12日中美發布日內瓦聯合聲明,特朗普政府在經貿領域對華妥協,預示韓國政壇此前炒作的“中國干涉選舉”等議題失去支撐。李在明在此背景下明確表示,韓國應在中美間保持平衡,拒絕選邊站隊,并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韓國無意介入。這一表態既呼應地區穩定需求,也為其贏得務實派選民認可。相比之下,國民力量黨此前對華強硬路線陷入被動,選情進一步承壓。
臺灣地區(資料圖)
選戰策略方面,主要候選人圍繞修憲議題展開博弈。李在明提出總統任期4年可連任、國務總理國會推薦制等改革構想;金文洙則主張將本屆當選總統任期縮短至3年,以推動政治革新。兩人還將在5月23日(社會領域)和27日(政治領域)進行電視辯論,經濟民生與憲政改革料將成為核心議題。
李在明(資料圖)
目前,競選活動已進入白熱化階段,7名候選人正密集展開拉票。盡管李在明優勢顯著,但尹錫悅退黨后國民力量黨能否重塑形象、李俊錫能否有效動員第三勢力,以及潛在的司法調查或突發事件,均可能使選情出現新轉折。這場被視為韓國政治洗牌關鍵節點的選舉,最終結果將深刻影響半島政局走向及中韓、韓美關系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