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黎巴嫩南部的廢墟之間,一張張海報被風吹得搖曳生姿。上面不是笑容可掬的政客,也不是民生承諾的標語,而是昔日激進領袖哈?!ぜ{斯魯拉的頭像和“堅守抵抗”口號。這不是普通的地方選舉,這是一次戰后幸存者與宿命之間的審判,一次關于武裝與和平、代表性與脅迫、重建與制裁的全民問卷調查,而答題紙上,只剩下“你支持真主黨嗎?”這一道題。真主黨,此刻急需一個答案。
這場本應平凡的市政選舉,被打上了濃重的戰爭烙印。自2024年以色列空軍密集轟炸南黎巴嫩,造成大量平民死傷與基礎設施毀滅后,真主黨被迫從“抵抗英雄”轉身成為“重建主角”。然而,當廢墟尚未清理,失業與通脹席卷基層時,黎巴嫩外交部長卻在國際場合上冷冷表示:除非真主黨放下武器,否則任何國際援助都將止步于黎巴嫩邊界之外。這不是一個外交辭令,而是一記精準的政治打擊。
美國國務院緊隨其后,“可持續重建需以解除武裝為前提”,這是華盛頓多年外交話術中難得的直白。但問題在于真主黨愿意嗎?他們的回答同樣簡明:“除非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否則談武器,是癡人說夢。”這是老調重彈,更是硬碰硬的策略博弈。問題卻是:黎巴嫩人,尤其是南部平民,還能承受多少這樣的“博弈”?
從本質上看,這次選舉并非民主的勝利,而更像是一場“表態儀式”。支持真主黨的人,不一定全心全意認同其宗教武裝路線,更多是出于對其它政治勢力腐敗無能的失望,以及在災后資源分配中“不得不依賴”的現實選擇。換句話說,在南黎,政治忠誠早已被基礎生存取代,真主黨是飯碗的代名詞,也是子女教育、醫療資源甚至安全保障的唯一渠道。在這種現實下,所謂“自由選舉”本身就帶有深刻諷刺意味。
在國際社會眼中,黎巴嫩的和平穩定,幾乎被簡化為“解除真主黨武裝”這一個變量。但事實遠比這復雜:一方面,以色列的定期空襲讓南黎居民持續生活在恐懼與傷痛之中;另一方面,黎巴嫩國內政治早已陷入教派割據、政府癱瘓的長期泥潭,連總統都難產數月。這種結構性崩壞不是某一政黨能獨力解決的,更遑論用一場地方選舉來洗白或否定。
而在納巴提耶、蒂爾等南部城市,海報上的呼喊是“抵抗是我們的尊嚴”,但現實中的呼聲卻是“我們要活下去”。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是整個黎巴嫩當下的矛盾,在一個被宗派綁架、資源外流、主權被踐踏的國家里,談什么“徹底解除真主黨武裝”不過是一種傲慢的幻想;但若真主黨永遠武裝在手,則和平始終遙不可及。
這一切的癥結,其實并不在“選票”本身,而在于區域權力格局的不對等:伊朗仍視真主黨為戰略延伸,以色列則將黎巴嫩作為攻擊前哨;美國與法國只愿意支付在“自己方案”基礎上的援助,而不容許任何形式的“抵抗政治”存在。如此夾擊之下,黎巴嫩民眾被迫淪為棋盤上的炮灰,只有在選舉日被提醒:“你還有選擇的自由”。
但自由何在?真正的選擇從來不是“要不要真主黨”,而是“有沒有不靠真主黨也能生存的可能”。而這,恰恰是黎巴嫩長期缺失的那部分國家能力,健全的國家機構、統一的安全力量、公平的分配機制和對外自主的外交主權。
然而,當前局勢的發展方向,并未走向這些核心目標。反而是一邊是西方施壓黎巴嫩解除武裝,一邊是伊朗加強對真主黨的技術與財政支援,整個黎巴嫩陷入一個“要和平,先削你自己一刀;要生存,就得讓外部勢力喂食”的惡性循環。
而在這個循環里,誰是贏家?政治上,真主黨依靠對“敵對現實”的不斷放大,贏得了民眾的“條件性支持”;經濟上,外部援助的懸而未決,使得黎巴嫩政府在國際場合日益邊緣化;社會上,普通民眾在“戰爭的威脅”與“和平的代價”之間早已疲憊麻木。這次選舉看似是在投票,實則是在消解希望。
投完票的黎巴嫩人,還得繼續過在半夜被空襲驚醒、靠UNDP送水度日、排隊領取物資的生活。當市政議會改選也無法決定修一條路、通一根電線的政策方向時,民主不過是個裝飾品。而真主黨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不需要贏得所有人的心,只需贏得所有資源分配的開關。
可這種局面,還能維持多久?在外部援助愈發有條件、內部失望情緒積累、以色列毫無撤退跡象的當下,真主黨雖贏得了選票,卻可能輸掉了真正的政治正當性。他們要的不止是勝選,而是“不可替代性”的延續。但當一紙選票變得越來越無力,黎巴嫩人也許終有一日會反問一句:我們真的無法選擇別的生活方式嗎?
未來如何走,答案仍在迷霧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南黎不是戰場唯一的前線,真主黨也不是黎巴嫩問題的唯一代名詞。如果國際社會真要援助,那就得看清這個國家復雜的現實——而不是單方面強迫其中一方放下武器,另一方繼續壓境。
選舉日會過去,海報終將褪色,但那個殘破不堪的黎巴嫩,還要在廢墟中找答案。而這個答案,不該只是“繼續抵抗”四個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