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攻勢,動搖了美國盟友對傳統聯盟關系的信心。日前,瑞典方面表示,將推動歐盟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抵消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此舉引發美國國內擔憂,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國會議員緊急召開聽證會,尋求應對之策。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聽證會上,有議員直言,當前局面對美國“非常不利”,美國的經濟伙伴正在排除美國的情況下展開合作,這在幾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只是歐盟在行動。印度上周和英國簽了個大協議。美國現在處境很不利。特朗普當總統時就帶頭退出了CPTPP的前身。然后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在智利簽協議組了新群。日本在CPTPP里很重要。協定秘書處就在東京。日本和美國關系很近,可能會幫美國傳達想法。中國早在2021年就申請加入CPTPP。但到現在都沒進展。按現在美國的態度,歐盟要加入也會很難。其實歐盟可能并不真想加入。這或許只是他們用來和美國談判的手段。他們想在關稅問題上得到更好的待遇。
瑞典對外援助與外貿大臣本杰明·杜薩(資料圖)
這次瑞典帶頭推動歐盟加入CPTPP,其背后的原因和美國有關。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舞下,世界貿易秩序被攪的亂成一團。作為美國的盟友,歐盟也沒有得以幸免,同樣被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籠罩其中。瑞典是一個非常依賴外貿出口的國家,如今美國對其征收高額關稅,在這樣的情況下,瑞典這才想方設法加入CPTPP。畢竟,加入了CPTPP能夠有效的緩解美國關稅政策的沖擊。同時,瑞典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單槍匹馬的加入CPTPP,很容易受到美國的針對。為了有足夠能量抗衡美國,瑞典這才想著拉上歐盟27國。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到現在為止,只有12個成員,而英國在其中,該國也是這項協定中的唯一一個歐洲國家。瑞典如今打算讓歐盟也加入其中,很明顯,是想要進一步加強歐洲和地區國家的聯系。那么對于想要另起爐灶的歐盟,美國是什么反應呢?據悉,美國國會議員已經緊急召開聽證會,尋求應對之策。至于最終會商量出一個怎樣的應對之策,暫時還不是很清楚,但就如上述所說,這放在幾年前,歐盟是根本不敢的。可時至今日,美國不得不面對現實。
特朗普(資料圖)
CPTPP全名叫做“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它的前身是TPP,也就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最開始的時候,只是幾個東盟和拉美國家尋求強化自身在太平洋地區話語權的“小群”。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崛起高度警惕,所以加入并“改造”了這個群。美國號稱要發展跨太平洋伙伴關系,然而把繞太平洋一圈的國家都拉了個遍,唯獨沒有拉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本身就足以說明,這又是美國搞的一個具有排他性的“小圈子”。
特朗普(資料圖)
近些年來,亞太地區持續成為全球增長的重要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24年亞洲GDP增長4.6%,預計2025和2026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3.9%和4%。在貿易方面,隨著地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借助比較優勢積極適應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加之市場潛力逐步釋放,亞太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2024年實際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達到3.4%和3.6%,遠超全球1.8%和2.2%的增長率,該地區在全球名義出口與進口中的份額分別升至38.9%和36.7%。
這場美歐貿易交鋒將走向何方?答案或許取決于特朗普是否愿意認清現實,與其繼續揮舞關稅大棒四處點火,不如坐下來與真正的盟友達成平等互利的協議。如果不能,美國不僅會失去一個強大的市場,更會失去其賴以維系全球霸權的“同盟體系”。而對于歐盟而言,這一場“以斗止霸”的博弈,可能正是其重塑戰略自主、走出美國陰影的歷史契機。世界不會永遠圍著美國轉,尤其當美國開始反復無常、背信棄義的時候。美國可以揮動關稅,但歐洲這次,不打算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