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又一次上了熱搜,這次不是高分動作帶來的掌聲,也不是“水花消失術刷屏,而是因為傷病退賽,武漢全國跳水冠軍賽少了她,網友的討論卻一點沒減,甚至連“分道揚鑣這種詞都出來了,和她一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有陳芋汐和掌敏潔,這對臨時組合的誕生,是中國跳水隊的戰略調整,還是雙子星時代的終結,這事放在跳水圈,確實值得擺擺。
先說全紅嬋,傷病這事其實早就埋下伏筆,從去年西安世界杯開始,她的腳踝就一直纏著繃帶,預賽生病吃藥,柏林世界杯賽前發燒,甚至沒有水和藥的情況下還堅持跳完,花粉過敏整個人腫起來也照樣泡在水里訓練,說實話,這種硬抗的精神放在誰身上都得點贊,但身體畢竟不是鐵打的,長期高強度訓練加上頻繁參加活動,休息的時間被壓縮到極致,出問題其實不算意外,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她其實很少在公開場合提自己的傷,外界對她傷情到底多重基本是靠猜,某種程度上,網友反應慢半拍也能理解。
問題來了,全紅嬋狀態下滑真的只是“發育期背鍋嗎,運動員發育期影響大,這不用展開科普,尤其是跳水這種對身體細節要求極高的項目,身高、脂肪、肌肉每天都在變,動作穩定性肯定受影響,今年三連丟冠雖然不算大崩盤,但對她心理肯定有沖擊,自己都說“慢慢往下走的感覺,還自嘲“累死我了,其實挺讓人心疼,400+分的成績已經很能打,可和自己巔峰比,落差就是落差,球迷嘴上說理解,心里還是替她捏把汗。
再看陳芋汐和掌敏潔,這對組合說意外也意外,說必然也必然,掌敏潔八年前就以“天才少女橫空出世,后面因為發育期差點直接告別奧運夢,苦練跳板和全能,2025年世界杯搭檔盧為又殺回來,還領先第二名31分,說白了,老將歸來的勵志戲碼,跳水隊不會不看在眼里,現在陳芋汐和她組隊,一方面是補全空窗期,另一方面也是給年輕球員留出調整窗口,這種“強強聯合看著熱鬧,其實背后磨合難度很大,同步呼吸節奏、起跳高度、生活習慣,哪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網友評價一分為二,有人懷念雙子星,有人看好經驗派,吵歸吵,誰也沒法提前下結論。
其實周繼紅總教練的話挺有意思,“梯隊建設是長盛不衰的根基,這話放在現在這個節點,正合適,任何一個組合都不能綁定死,風險太大,掌敏潔的老將經驗有可能幫陳芋汐提升穩定性,反過來陳芋汐的競技狀態也能帶動老將,至于“默契這事,真得靠比賽檢驗,誰都不是天生的黃金搭檔。
當下的局面,不止陳芋汐和掌敏潔在試新組合,久違的張家齊也要重返賽場,這位12歲創造最年輕女子10米臺冠軍紀錄的“天才少女,之前和陳芋汐搭檔拿下奧運6連冠,后來慢慢淡出,現在又回到10米臺,老將歸來,這場面說不出有多熱血,但絕對有看頭,三代人同場競技,跳水隊的“新老交替正在加速,誰能笑到最后,沒人能拍胸脯保證。
輿論焦點還有一個,就是全紅嬋缺席這次比賽,會不會影響后面的全運會和世錦賽,客觀說,沒必要過分擔心,她兩屆奧運冠軍的身份擺在那,這次缺席不會影響選拔,反倒是給了她身體恢復的時間,真正要看的,是她能不能跨過發育期這道坎,正如高敏說的,“跨越發育關,才能迎來新生,這話說得實在,跳水隊從不缺天才,但真正能熬過低谷的才是王者。
總結一下,這次全紅嬋退賽看似意外,其實也是中國跳水隊正常的人員調整,傷病、發育、組合磨合,這些都是競技體育必須面對的關口,網友熱議歸熱議,最后還得靠運動員自己扛過去,陳芋汐和掌敏潔能不能擦出火花,張家齊能否王者歸來,全紅嬋會不會再現高光,這些都是接下來最值得關注的懸念,競技體育沒有永遠的主角,也沒有永遠的配角,只有不斷調整和突破,才可能一直站在巔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