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發生后,現場豎起警示牌。央廣網 圖
日前,重慶對外經貿學院B校區發生一起安全事故,2024級學生張某在體育課后歸還器材的途中,墜入化糞池,經校方、消防、醫療等多方力量全力搜救,仍不幸身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5月22日晚, 重慶市教委發布情況通報:經查,事發時該化糞池涉事井口存在重大安全問題,校方對此負有嚴重的安全管理責任。校方已對分管副校長李某作出免職處理,對有關部門負責人依法依規做出嚴肅處理。聯合調查組督促校方積極做好相關善后事宜,并全面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
“校方對此負有嚴重的安全管理責任”,說得很明白。這也讓這起事故增添了沉重的色彩,學校如果在日常安全管理上小心謹慎、防患未然,悲劇或許可以避免。
這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也早有端倪。曾有與身亡學生同行并目睹事故全過程的同學說:“這口井并未使用井蓋,而是用一塊木板代替,木板上覆蓋了仿真草坪。同時,木板旁沒有任何提示標志。”
這個細節尤為讓人不解。化糞池旁不僅沒有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反而出現了木板+仿真草皮的搭配,這甚至比“什么都不做”更惡劣——井窖如果露天空著,還能讓人一眼看到,自覺遠離。用一個承受不了多少重量的木板,再加上草皮的遮掩,簡直如同“陷阱”,令人猝不及防。
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與節水通用規范》(GB55020-2021)規定,維護管理化糞池(生化池)時應采取保證人員安全的措施。同時,平時池口應有防止人員進入的鎖閉措施。這說明,樹立警示標、禁止行人靠近,不僅是常識,更是必須要有的規定動作。可是涉事學校偏偏就是這么“心大”,在安全問題上如此糊弄。
有學生表示,事故發生后,警示牌在一夜之間就出現了,“警示牌現在隨處可見,到處都有了”。這一幕更是令人心酸:原本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也花不了多少成本,最終卻付出了這么慘痛的代價。
通報明確認定了學校的責任,將分管副校長免職,這種力度是必要的。但對于事故的反思不能到此為止,除了化糞池,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陷阱”隱藏在我們身邊,污水井、地窖、下水道、燃氣井、腌漬池……如何加強日常管理,守護好群眾“腳底下的安全”,也成為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年來類似的安全事故,其實并非個例。今年4月2日,甘肅慶陽一名22歲的大學生在廟會兼職時,因撿手機墜入“無主化糞池”溺亡;去年9月21日晚,陜西西安一小區,一名8歲女童和小朋友在小區玩捉迷藏,不慎跌入綠化帶中的消防水井,不幸身亡。去年3月20日20時許,三名小孩在四川平昌某小區草坪玩耍時不慎掉入化糞池,不幸身亡。
事實一再說明,井窖事故不僅常見,而且傷亡率高,是城市空間里不可忽視的風險點。相關責任方和全社會都應當從這些案例中吸取教訓,進一步明確各種井窖的責任單位,強化日常管理,防止悲劇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