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賽道原本低調野蠻生長,后來安克擠進來,但多年來只造出兩款產品,安克決不甘心止步于此,今年開始重塑這一小眾品牌,一個月后推出的新品一炮打響市場,有人說這一賽道要變天了。
不僅僅是安克,就連智能家居大佬追覓都準備來分一杯羹了。
一、新品上線一小時,售出500萬美元
4月最后一天,安克旗下品牌智能創新品牌eufy中的子品牌eufyMake推出了一款新品,號稱世界上第一臺個人3D紋理UV打印機——eufyMake E1。
新品一出,安克先將它推上了眾籌平臺Kickstarter。
不得不說,安克無論做什么品類,似乎都自帶明星氣質,出道即頂流。eufyMakeE1上線一個小時,就拿下了500萬美元的眾籌金額,結合當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匯率中間價(下同),折合人民幣約3600.7萬元。
12個小時內的戰績亦是亮眼,突破了1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即超過7201萬元。
根據億恩網的持續追蹤顯示,一周后(5月7日),eufyMake E1在Kickstarter上就已經獲得了7600名買家的支持,眾籌金額超過183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2億元。
截至5月21日,購買人數達到了10266人,眾籌金額超過25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1億元。
而截至本文發出的最新數據顯示,購買人數達到10549人,眾籌金額超過258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6億元。
毫無疑問,eufyMake E1讓安克又創造了一個歷史,即打破了全球歷史科技類眾籌紀錄。
上市不久后,安克就將旗下的產品矩陣擴充到3D打印賽道,但從歷年財報來看,這一賽道的發展并不是那么順風順水。直到2022年4月,安克才推出首款3D打印機——AnkerMake M5。
當時這款產品上市前,安克也曾將其放置于Kickstarter平臺進行眾籌,首日AnkerMake M5就籌集超250萬美元,創造平臺上類目首日紀錄;后又以超過目標眾籌金額17762%的表現,拿下超888萬美元的最終眾籌成績。
這一成績不僅刷新行業紀錄,甚至超越拓竹于同年5月上線的Bambu Lab X1的5497萬港幣,根據2022年9月30日中國央行匯率中間價數據可知,1港幣=0.1274美元,即折合約700萬美元。
AnkerMake M5創造了Kickstarter上3D打印機的最高眾籌紀錄,以429美元-2799美元的價格,獲得了11313名買家的認可。
2023年,安克推出全新的桌面級FDM 3D打印機——AnkerMake M5C。比起M5,M5C的體積更小,也因可使用手機APP操控而更加智能。此外,該產品整體定位更親民,美國售價為399美元,英國售價為399英鎊,歐洲售價為449歐元,拉低了入門門檻。
今年,安克的打印機產品又有了一個新的飛躍。
但在此之前,今年3月,安克宣布將品牌AnkerMake正式更名為eufyMake,且并入eufy智能家居品牌體系,同時繼續以獨立子品牌的形式,專注于3D打印賽道。
在eufyMake品牌官網中,安克表示更名是因為可以使其成為eufy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安克將品牌更名視為品牌重塑的重要一步。
“我們希望構建工具,讓制作者以對他們最有意義的方式進行創作。通過利用eufy的全面消費者洞察、開創智能家居技術和研發成果,我們希望提供更廣泛的創新工具。這一旅程的第一步將是擴展到UV打印技術領域。除此之外,我們計劃構建更多的智能產品,將數字創意與智能生活體驗相結合。”
而確實,eufyMake出現后的一個月,就推出了eufyMake E1。
可以理解為,安克又進入了一個細分的產品領域。
與3D打印以及其他傳統打印形式不同,eufyMake E1進入的是UV打印賽道。作為新型的數字打印技術,UV打印主要是使用LED燈發射出來的紫外線,使印刷產品在印刷過程中即打即干,無需制版,不受材料限制并且圖案防曬、防水。
因為種種特性,UV打印被視為“目前世界上最快速又環保的打印”。
此外,UV打印在色彩上更加豐富,細節也更為精致。在原本的3D打印賽道上,CREALITY、Bambu Lab、Anycubic、Xtool、Elegoo、Flashforge、Qidi Tech等都逐漸在市場上獲得認可。
安克要如何在這些品牌中瓜分3D打印這一蛋糕呢?迄今為止,三年時間,安克也才發布了兩款產品,雖然前期眾籌成績斐然,但后續發力來看,AnkerMake不如其他3D打印品牌。
但顯然,安克并不氣餒,在3D團隊調整過后,將品牌重新整理塑造,更名并進入新領域,一舉創造新歷史。
傳統UV打印機雖然能夠將數百萬種精準的色彩直接印制到各種物體和材料上,但它們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且設置復雜,這就造成UV打印市場變得十分小眾。但eufyMake E1可以在桌面使用,更加小巧、智能、便捷
在功能上,eufyMake E1創新性地整合了平臺式、卷筒式、圓柱體式打印功能,一臺機器可滿足多種打印場景需求。
打印精度和色彩還原度高,雙激光和攝像頭實現納米級掃描,能在多種材質上堆疊出高達5mm的立體浮雕效果,搭載ColorMaestro?色彩引擎,基于AI算法自動適配材料光學特性,實現最佳色彩呈現。
另一方面,由于UV打印機常用于燈箱等廣告制作、陶瓷等工藝裝飾、紙盒等包裝出版上,帶有極強的商業屬性和技術屬性,因此就算分有入門級、中高端、專業級,價格也基本維持在上萬美元,專業級甚至超過10萬美元。
而eufyMake E1卻更為經濟實惠,功能和性能不差,但早鳥價僅1699美元。
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的數據顯示,2024年UV打印市場規模已達到548.5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606億美元,2029年將達到892.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維持在10%以上。
二、從3D打印到UV打印,安克憑借創新功能、“平民”定價,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重塑后的eufyMake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未來其在UV打印、3D打印市場能走多高、站多遠,仍需源源不斷的產品和市場驗證。
智能家居巨頭悄悄孵化
4月,追覓旗下創投基金追創創投宣布領投原子重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子重塑”),融資輪次為天使輪,具體金額未公布,但是達到數千萬元
從企查查資料可知,原子重塑成立于2025年1月,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主攻3D打印機產品,且聚焦C端消費級市場
“原子重塑致力于通過AI技術賦能突破3D打印行業長期存在的大眾化難題,為廣泛用戶群體提供更為簡便和高效的解決方案。”是其公司介紹。
為何說這是追覓的孵化項目?從其領投方可知。
追創創投,是追覓發起成立的機器人產業創投基金,旗下包括一支成長期戰略基金和一支中早期孵化基金,總目標規模達110億人民幣。
2024年,追覓為布局AI+機器人賽道,發起成立了追創創投,中早期孵化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出資人包括追覓、地方政府、國有企業、產業集團等;成長期戰略基金規模為100億元,由追覓科技與地方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目前已完成大部分資金募集。
追創創投主要沿著泛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在上游硬件、機器人軟件、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四大領域挖掘投資機會。
在產品上,可以適應下一代創新機器人的上游核心零部件、與大模型結合的機器人軟件及具備較強通用性的下游終端機器人應用產品,都是其關注重點。
此外,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會重點關注上游配件供應商,以及具備核心部件自主研發能力、且擁有核心運動控制算法和交互軟件的整機廠商。當然,被投企業的產品要可以被全球化,追覓的全球渠道資源可以賦能這些企業。
早期,追創創投會參與到項目各個環節的孵化過程中,利用追覓體系化的生產研發、供應鏈、銷售、組織管理等能力,幫助創業公司制定各種戰略。
去年,追覓依靠追創創投已投出包括具身智能公司魔法原子、泳池機器人公司浪涌未來、具身大模型公司千訣科技等企業,而這些企業也依托追覓之力在行業內迅速嶄露頭角。
另一力證“追覓孵化3D打印項目”的還有,原子重塑的總裁是曾任追覓割草機器人研發總監的劉斌,曾從0到1搭建追覓割草機器人團隊,完成產品半年內快速上市,并于上市首年營收達到數億人民幣。
追覓進入3D打印的信心源自何處?
首先其研發實力強大,據悉,截至2024年底,追覓全球累計申請專利6379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70%,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3155件。強大的研發和創新能力,能夠支持3D打印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
且據了解,原子重塑的核心團隊成員包括在3D打印行業有多年從業經驗的研發人才。
這些都能帶來技術實力的自信,據原子重塑的總裁采訪所述,追覓在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運動控制、激光雷達、降噪等領域技術深厚。
比如其吸塵器降噪技術可轉化至3D打印機噪音控制,掃地機器人的激光雷達技術能用于3D打印機的定位和檢測等,這些都有助于提升3D打印機的性能和穩定性,“技術是可以復用的”。
再說品牌與市場影響力,通過布局亞馬遜等頭部電商平臺,以及4000多家實體店,追覓產品暢銷全球120多個市場,超過2100萬個家庭信賴,擁有超750萬名渠道會員。這些都有助于其3D打印產品在消費級市場的拓展。
自2017年成立以來,追覓疾速成長,從清潔電器逐步躍遷至全屋智能生態,智能家居全場景生態矩陣不斷拓展完善。
但智能家居競爭愈烈,追覓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和差異化競爭優勢,使其品牌市場份額得以拓展。3D打印領域相對新興,競爭格局尚未完全定型,追覓有機會在此取得領先地位。
如今進入3D打印領域,不過是將旗下的消費電子產品矩陣再擴充,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三、中國品牌已強勢霸占入門級產品市場
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場價值為249億美元,預計從2024年到2034年將以21.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3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68億美元。
在這樣的市場紅利下,自然少不了中國品牌的身影。且可以確切看到的是,中國品牌在這一賽道正成為頭部存在。
創想三維CREALITY
賽道中最出名的當屬深圳市創想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想三維”),被視為“全球消費級3D打印生態領創者”,產品全面覆蓋3D打印機、3D掃描儀、激光雕刻機、配件、耗材等,構建了完善的3D打印生態圈和創想云一體化3D打印平臺。
從推出首款整機產品CR-i3到市場爆款CR-10,創想三維可以說憑借3D打印產品走得非常快且穩。從CR-10到Ender-3,短短幾個月創想三維就賣出了10萬臺3D打印機,在小眾賽道造爆款的能力不容小覷。
在亞馬遜上,創想三維旗下品牌CREALITY的3D打印機甚至可以做到:單條listing單月銷量超1萬件的成績。而截至本文發出,在平臺“3D Printers(3D打印機)”品類BS TOP50榜中,CREALITY的listing占據了15席
亞馬遜官方數據曾顯示,2023年Prime Day期間,CREALITY在美亞站的銷量較平日增長超過1000%。
據了解,創想三維擁有全球最大的3D打印生產基地與充足的產能儲備,其產品也逐漸從3D打印機覆蓋至3D掃描儀、激光雕刻機、配件、耗材等,應用場景也涵蓋了個人、家庭、教育、制造等領域,品牌下的3D打印生態圈逐漸構建完善。
智能派Elegoo
最早成立的時候,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能派科技”)主攻的產品是電路板、傳感器等編程電路套件的。
直到2018年,智能派因為原產品在亞馬遜增長放緩,開始思索新的出路,擁有多年元器件行業優勢的它關注到3D打印行業正在釋放紅利,于是利落轉身投入。
此后短短幾年,智能派旗下品牌Elegoo就成為了全球LCD消費類3D打印機出貨量第一品牌。
亞馬遜“3D Printers(3D打印機)”品類BS TOP10榜中,Elegoo就有3條listing上榜,分別排名第三、第六、第七
以亞馬遜、速賣通、獨立站、1688等線上平臺為依托,目前Elegoo市場覆蓋北美、歐洲、澳洲、亞洲等全球70+個市場,其中北美和歐洲占據了近70%-80%的營收份額。
作為3D打印賽道的頭部品牌之一,Elegoo的產品矩陣也日漸豐富,以消費級3D打印機為主,輔以激光雕刻機及STEM套件等產品,短短幾年,其營收翻了6倍,如今的年銷售額已達到12億元。
Elegoo產品有多受歡迎?其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已擁有多個破百萬項目,迄今在全球售出超100萬臺產品。
打印精度及速度表現出色、價格親民,都是Elegoo的市場優勢,光是耗材去年就售出了3500噸。
縱維立方Anycubic
最新的亞馬遜“3D Printers(3D打印機)”品類BS TOP50榜顯示,Anycubic有10條產品listing位列榜單,最高排名第四。
自2015年成立以來,深圳市縱維立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維立方”)以品牌Anycubic在3D打印賽道持續深耕,和創想三維旗下CREALITY一樣,Anycubic也是各個出海榜單中的常客。
2016年,Anycubic首款產品Anycubic Mega問世即得到極大的市場正面反響,乘著這股東風,Anycubic持續推出FDM 3D打印機、光固化3D打印機、清洗固化機等,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
到了2020年,Anycubic的3D打印機年出貨量超過50萬臺,年營收超過10億元。兩年后(2022年),Anycubic全年營收超13億元。2023年上半年,Anycubic占據亞馬遜海外全站點整機3D打印機類目超34%的市場份額
目前,Anycubic九成以上的產品銷往北美、歐洲五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全球100+個海外市場。
拓竹科技Bambu Lab
成立后,花了近兩年時間,深圳拓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竹科技”)才通過旗下品牌Bambu Lab發布首款產品Bambu Lab X1系列。
和安克一樣,Bambu Lab的新品也是先在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僅1個月,眾籌金額就超過5497萬港幣,刷新了當時Kickstarter3D打印機的眾籌紀錄(雖然不久后就被安克打破)。
成立僅五年,Bambu Lab以黑馬之姿成為行業頭部,其產品的打印速度和精度為消費者認可,Bambu Lab X1問世一個月就取得了全球5575份訂單,多款入門級打印機產品在亞馬遜搜索量驚人。
上述圖片可以看到,亞馬遜上的“3D Printers(3D打印機)”品類BS 榜中,閃鑄三維旗下的Flashforge位列第一,且在該榜前50中,Flashforge另有6條listing占榜;起迪科技旗下的Qidi Tech亦在列。
穩定的性能、較高的性價比、快速的技術創新,這是中國3D打印機廠商受到全球市場高度認可的關鍵。
甚至可以說,中國3D打印機品牌已基本壟斷了全球入門級3D打印機市場,約94%的出貨量來自中國。而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3D打印設備總出口數量達到377.77萬臺,同比增長7.88%;出口總金額為81.63億元,同比增長32.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