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頂尖學子總能吸引眾人的目光,
他們畢業后的人生軌跡更是備受矚目。
在大眾的認知里,高考頭名通常會選擇繼續深造,投身科研領域。
不過當年的福鼎榜首李丞汐(原名曾霜旖)卻另辟蹊徑,
她主修金融專業,畢業后順利進入高薪行業,
但沒過多久,她便辭去這份體面的工作,毅然投身影視圈。
那么如今她的境況如何呢?
01
數年前,在北京某片場的一隅,27歲的李丞汐正靜靜等待導演的召喚。
她所扮演的角色僅有三句臺詞,完成這場戲后,
她還得趕往下一堂表演培訓課。
手機上,母親剛剛匯來當月的生活費,
并附言“堅持下去,媽媽相信你”。
十二年前,她以669分的優異成績問鼎福建省福鼎市高考狀元,
成功踏入北大校園,
百萬年薪的金融崗位對她而言觸手可及。
然而她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更名為李丞汐,
闖蕩娛樂圈,追尋埋藏心底多年的明星夢。
夢想依舊遙遠,現實的壓力如同大山般沉重。
她每日瀏覽劇本、背誦臺詞、參加試鏡,生活全靠母親資助。
娛樂圈的大門并不易敲開,北大的光環在此顯得格格不入,
導演們常調侃:“為何學霸要來演戲?”
她只能默默咬牙堅持,因為這是她的追求。
02
那是1995年,
福建福鼎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迎來了獨生女曾霜旖。
父母傾盡全力在城里購房,
將所有期望寄托于她身上。
3歲時,她已能熟練背誦唐詩,算術題也答得又快又準,父母常夸她聰明伶俐。
曾霜旖的童年猶如兩條平行線,
一邊是學霸的刻苦努力,一邊是對舞臺的熱愛。
6歲那年,她考入福鼎市重點小學,
課堂上老師提問時,她總能對答如流。
課余時間,她迅速完成作業,騰出時間前往工人俱樂部練習舞蹈。
母親為她報名了中國舞班,之后她還學習了芭蕾和街舞。
10歲時,她在福建省少兒芭蕾舞大賽的舞臺上,
身著白色舞裙,演繹了一段《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音樂響起,她的舞姿充滿生命力,
臺下的掌聲讓她首次感受到舞臺的魅力。
那一刻,她覺得自己離明星夢更近了一步。
金獎獎杯被她小心翼翼地擺放在書桌上,
旁邊是她滿分的數學試卷。
父母嚴格要求她的學業,常常提及清華北大,
告訴她那是最理想的未來。
她點頭應允,卻始終未曾放棄對藝術的熱愛。
小學六年,她一直是班級里的佼佼者,
成績從未跌出前三。
課余時間,她組織同學們排練舞蹈,
協助學校策劃文藝活動。
老師們一致認為,這孩子將來必定有所作為。
但無人知曉,她心中的成就不僅限于高分,
還包括站在更大的舞臺上,接受萬千觀眾的目光。
03
2010年,曾霜旖考入福鼎一中。
首次月考,她便一舉拿下年級第一。
她擔任班長,競選學生會主席,
忙于策劃校園活動、組織歌詠比賽,
還在校慶晚會上獻上獨舞。
她將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課堂上專心聽講,
課后認真整理錯題本,考試前夕著重復習薄弱環節。
理科綜合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同學們給她起了個綽號“理綜高手”。
她的生活如同鐘表般精準,忙碌而充實。
高二那年,她決定嘗試藝術之路。
2012年,她與母親一同前往北京,
參加清華大學的藝術特招生考試。
為了這次考試,她苦練了幾個月舞蹈,
聘請專業老師指導動作。
站在考場外,她滿懷期待,
然而工作人員測量她的身高,1.63米,少了0.1厘米,
未能達到清華舞蹈生的要求。
她甚至沒有機會上臺,就被淘汰出局。
回到福鼎,她在母親懷里哭了整整一夜。
母親輕拍她的背安慰道:
“沒關系,藝考不行,我們就用高考成績爭取!”
她擦干淚水,重新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
那年高考,她以669分的驕人成績,
榮膺福鼎市理科狀元,全省排名第24位。
成績揭曉那天,她燙了個新發型,
和母親享用了一頓西餐,慶祝自己的付出終獲回報。
04
北大元培學院的經濟系成為她的新起點。
大學生活比高中寬松許多,她不僅研習經濟學,
還選修了表演和舞蹈課程,
加入學校的舞團和藝術社團。
她的身影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舞臺上,
組織活動、參與演出,每每贏得熱烈掌聲。
大二那年,她參演了一部北大與北影合作的微電影,
飾演一名芭蕾舞女孩。
拍攝期間,她穿著舞鞋在鏡頭前旋轉,
動作嫻熟利落,導演稱贊她天賦異稟。
那一刻,她覺得距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大三時,她作為交換生前往德國,接觸當地濃厚的藝術氛圍。
她與外國學生交流中國舞蹈,分享表演視頻,
藝術的種子在她心中愈發茁壯成長。
回國后,她開始認真思考未來方向。
畢業前夕,她收到了香港一家投資銀行的錄用通知,年薪接近百萬。
母親催促她趕緊簽約,稱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她來到香港,住進高檔公寓,結識金融圈的大人物。
然而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到空蕩蕩的出租屋,
她總覺得內心缺失了些什么。這不是她向往的生活。
答案逐漸明晰,她的靈魂仍停留在舞臺上。
2018年初,她辭去香港的工作,
返回北京換了一份月薪5萬的金融職位。
工作雖穩定,但枯燥的報表和會議令她厭倦。
她開始與母親探討自己的想法,
母親雖然憂慮,卻支持她追逐夢想。
同年10月,她改名為李丞汐,在社交媒體上宣布進軍娛樂圈。
新名字宛如一張白紙,承載著她對未來的深切期盼。
05
娛樂圈的現實遠比她想象中更為殘酷。
2018年,行業正處于寒冬,新人嶄露頭角難上加難。
李丞汐帶著簡歷,跑遍北京的選角場所。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默默等候,
期待那難得的試鏡機會。
她的北大背景成了雙刃劍,導演們看到她的學歷,
總會半開玩笑地說:“學霸來演戲,腦子沒問題吧?”
她不愿被標簽束縛,
索性讓經紀人刪除簡歷中的學校信息。
她渴望靠實力說話,但機會寥寥無幾。
2019年,她主演了《狂刀》,正式邁入演藝圈。
她嘗試參加選秀節目,以增加曝光率。
2020年,她報名《創造營》,
在節目中跳舞、策劃團隊活動,展示了自己的才華。
然而觀眾只記得她是“高考狀元”,鮮有人關注她的表演。
她止步于第75名,夢想再次受挫。
不過同年,她主演了電影《那片沙那片海》。
為了提升知名度,她還參加了綜藝節目《創造營2020》,
2021年,她又參與了《舞蹈生》,
每日在社交媒體分享訓練視頻,竭盡全力卻僅獲得五強。
接連的失敗讓她開始質疑自己,
容貌和身材的焦慮壓得她喘不過氣。
她一度飲食失調,身體和心理都瀕臨崩潰。
后來,她通過調整心態慢慢走出陰霾,重新投入訓練。
幾年前,李丞汐還是娛樂圈的邊緣人物。
她日復一日地上表演課,潛心鉆研劇本,
深入剖析角色,堅信終有一日機會會降臨。
母親每月寄來生活費,附帶鼓勵的話語。
她的社交媒體上,粉絲留言說“加油,丞汐”,
這些支持成為她堅持的動力。
近年來,她也有作品問世。
2022年主演的《長江妖姬》,隨后的《怒火·芳華》,
去年播出的《獵罪圖鑒2》中也有她的身影。
她現在或許不算大火,但至少,
她擁有自己的作品,并在逐步成長。
06
事實上,作為一名高考狀元,
她的人生履歷本該更加輝煌,也會擁有穩定的職業。
她的抉擇令許多人感到意外,但她始終遵循內心的指引。
試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信息來源:1、95后北大元培畢業生轉行當演員,曾是市高考理科狀元!不要讓“學霸演員”的標簽成為負擔.極目新聞2、95后北大元培畢業生轉行當演員,本人回應:每個階段以不同的面貌呈現.瀟湘晨報3、福鼎一中:新業績 新風采 新視野.福鼎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