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篇·卷三
古井貢酒與德州文脈:一盞醇香里的千年風華
在齊魯大地與燕趙雄風交匯處,德州城靜臥于運河之畔,以千年文脈滋養(yǎng)著南北交融的煙火氣象。當安徽亳州的古井貢酒跨越山河,與這座"九達天衢"之城相遇,便如老友重逢般叩響了時光深處的回響。酒香浸潤的不僅是德州的街巷阡陌,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從商周青銅爵中流淌的瓊漿,到運河商船上飄散的酒旗,從董子書院里的曲水流觴,到現(xiàn)代都市中的玉壺冰心,酒文化始終是德州歷史長卷中最靈動的注腳。
千年酒脈奔涌不息,當我們在《九醞酒法》的竹簡紋路間觸摸時光的刻痕,建安年間的烽火狼煙里已然升騰起一縷酒香。建安元年,曹操將譙城(今亳州)所釀"九醞春酒"連同釀酒秘方進獻漢室,琥珀色的玉液承載著"上酒為貢"的虔誠,在《齊民要術》中凝成華夏釀酒史的重要坐標。亳州古井鎮(zhèn)的地下幽泉歷經魏晉風骨的浸潤、唐宋詩文的淘洗,終在明正德十年的公祭祠堂里得名"古井",從此萬里商道上,"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的貢酒,帶著黃淮平原的厚重與靈秀,在每一次啟封時都復活著建安風骨的氣象。曹操"對酒當歌"的慨嘆猶在渦河回響,古井貢酒便成了流淌的文明密碼,將漢魏的雄渾氣象釀進每一滴陳香。
天工開物:釀酒文明的基因密碼
黃河泥沙在德州沉積出沃野千里,龍山文化遺址中的黑陶酒器,印證著四千年前先民以粟釀醴的智慧?!渡袝ふf命》記載"若作酒醴,爾惟曲蘗",德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斝內壁,仍可見酒石酸結晶的星芒,那是殷商祭司溝通天地的媒介。至漢代,德州屬平原郡,"歲釀千石"的記載見于《齊民要術》,釀酒已成為"通神達人之術"(《禮記·郊特牲》)。唐人杜佑《通典》載德州貢"桑落酒",李白途經此地揮毫:"玉碗盛來琥珀光",千年后古井貢酒"桃花曲、無極水、明代窖"的工藝密碼,恰與這古老基因一脈相承。
運河漕船搖碎汴梁月色時,德州酒肆已懸起"杏花村"的招幡。明代《德州志》記載"衛(wèi)河帆檣云集,酒坊廿三家",運河碼頭卸貨的纖夫,總要用粗瓷碗痛飲三碗"老燒鍋"驅寒。清代詩人田雯《古歡堂集》描繪"酒旆斜挑運河濱,醉聽棹歌到天明"的景象,這與古井貢酒"做真人,釀美酒"的匠心何其相似——皆是將人間煙火釀成永恒的詩意。
文脈如釀:圣賢書卷中的酒韻
當董仲舒在德州研習《春秋》,"正其義不謀其利"的教誨與酒德之儀暗合?!对娊洝ご笱拧?既醉以酒,既飽以德"的訓誡,化作德州文廟春秋丁祭的禮制:青銅爵中的清酒,要"獻之、奠之、酹之",完成天人對話的儀軌。北宋晁補之任德州通判時,建"超然臺"效仿蘇軾,留下"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蔭"的閑適,恰如古井貢酒"貢獻美酒"的初心,皆是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明清書院中,酒催化著思想的碰撞。乾隆年間德州學者封大受著《四書酌言》,常以酒喻理:"學問如釀酒,積之愈厚,發(fā)之愈醇"。這種將酒道融入儒學的智慧,在古井貢酒"九醞酒法"中得到印證——春華秋實的輪回,五谷精華的凝萃,恰似文人"十年寒窗"的積淀。當紀曉嵐沿運河南下,在德州酒肆題寫"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斗茶",或許未曾想到,后世古井貢酒會用"無極水"釀出"中國酒文化活化石"。
杯中山河:人生如酒的哲學隱喻
蘇東坡在《濁醪有妙理賦》中悟道:"得其時則酌春秋于尊俎,寓物化于醉醒"。古井貢酒在德州的故事,恰似這"物化"哲學的當代演繹。釀酒師王師傅三十年守護明代窖池,他說:"老窖像部活史書,每代匠人都在續(xù)寫新章"。這種傳承,暗合德州城墻磚上層層疊疊的年輪,也呼應著《周易》"終日乾乾,與時偕行"的智慧。
酒器中藏著乾坤宇宙。德州博物館的唐代龜甲紋銀執(zhí)壺,壺腹鏨刻二十八宿圖,古人以星象定釀酒吉時;今日古井貢酒"數(shù)字酒莊"用北斗定位窖池溫濕度。從"夜觀天象"到"云數(shù)據(jù)",變的是技術,不變的是對天地時序的敬畏。正如元好問《飲酒》詩云:"去古日已遠,百偽無一真。獨余醉鄉(xiāng)地,中有羲皇淳。"
當古井貢酒跨越黃河奔涌北上,這份穿越千年的文明對話,在德州這片厚土上激蕩出新的回響。在德城區(qū)老街深處,華茂名酒商行的老酒窖里,陶壇靜默承接著亳州古井的歲月沉香。店主老楊擦拭著酒壇上的銘牌,常念叨起父輩"酒品如人品"的家訓——他們用二十年光陰將古井貢酒引入魯北平原,不是為了追逐商賈喧囂,而是要讓"貢酒民享"的建安遺風真正落入尋常巷陌。那些往來顧客總說,在這里買的不只是瓊漿玉液,更是能觸摸到的歷史體溫。華茂人守著九醞古法的真諦砥礪前行,恰似運河船工在激流中穩(wěn)住長篙,因為他們深信:匠心與公道,終會化作酒旗風里最醇厚的鄉(xiāng)音。
古井貢酒在德州的芬芳之旅,實則是中華酒文化基因的當代顯影。從大禹"絕旨酒"的警醒,到曹操"對酒當歌"的豪邁;從運河酒幡招展的市井繁華,到智能釀造車間的科技之光,這盞穿越千年的玉液,始終承載著"天地人"的和諧之道。當月光漫過德州城墻,古井貢酒壇中的微生物仍在默默勞作,它們像歷史的書記官,記錄著每個時代的風華?;蛟S正如陶淵明《飲酒》詩所言:"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在這"深味"之中,我們照見的不僅是酒香,更是文明傳承的密碼與生命澄明的境界。
靜言(孫靜)
責任編輯:丁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