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202年),13歲的曹丕跟著父親曹操征討袁譚。某日深夜,他在軍營帳篷里突然咳出一口帶血的痰,嚇得貼身侍衛王忠差點喊出聲。曹丕一把捂住王忠的嘴,眼神冷得像冰:“敢說出去,斬你全家!”這個場景雖不見于正史,但《太平御覽》引《魏書》提到曹丕“少善病”,而現代醫學史學家在《三國疾病考》中推測,曹丕可能自幼患有肺結核(古稱肺癆)。
肺癆在當時是絕癥,患者多活不過三十歲??刹茇в彩菗蔚搅怂氖畾q,還當上了皇帝。他究竟是怎么瞞天過海的?這事兒得從曹操的繼承人之爭說起。
曹操的五個兒子都被淘汰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吃了敗仗,開始認真考慮繼承問題。他手頭有五個選項,每一個選項都值得曹操仔細考驗,他們分別是:
長子曹昂(已戰死)
次子曹丕
三子曹彰(武夫)
四子曹植(文青)
養子曹真(外人)
最得寵的其實是幼子曹沖,就是那個“稱象”的神童。
據《三國志·曹沖傳》記載,曹操曾對群臣說:“此子當繼吾業。”可建安十三年(208年),13歲的曹沖突然病亡。裴松之注引《魏略》說曹沖死前“面有青氣”,現代學者推測可能是急性傳染病。
但民間野史《曹瞞傳》暗示,曹沖之死與曹丕有關,這個說法雖無實據,卻影響了曹操的判斷。
要是當年有現在如此發達的醫學、科學手段,曹丕就算再有心機城府,也瞞不過他老爹。
曹丕的“影帝生涯”
曹丕的肺癆癥狀,其實早就有暗示了。建安十六年(211年),19歲的曹丕隨軍西征,在《典論·自敘》里寫自己“常乘危蹈險,晝夜不眠”。
學者方北辰在《三國志注譯》中指出,這可能是肺結核導致的失眠盜汗。更蹊蹺的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為世子時,《魏書》記載他“奉詔涕泣”,可同時期的《資治通鑒》卻說曹操“觀其容止,疑其不誠”。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關羽水淹七軍,曹操想遷都,曹丕卻突然請纓鎮守鄴城?!段郝浴酚涊d他當時“面色潮紅,語速急促”,這恰是肺結核發作的典型癥狀。可當夜曹操視察鄴城防務時,曹丕硬是在寒風中站了兩個時辰,一聲沒咳。
那碗冰鎮梅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重。
臨終前,他給曹丕出了道“送命題”,當著眾臣的面,要曹丕喝下冰鎮梅湯。這事在《世說新語》里有記載:“文帝(曹丕)受冰酪,體戰栗而盡飲。”肺癆最忌寒涼,可曹丕面不改色一飲而盡。當夜他就高燒不退,卻堅持在靈前守孝三天。
這份狠勁,終于讓曹操在遺令中寫下:“太子丕,可繼業?!?/p>
現代醫學解釋,肺結核患者確實可以靠意志力暫時壓制癥狀。某中醫藥大學教授在《三國人物病癥新解》中提到,曹丕可能長期服用五石散鎮痛,這種含砷的丹藥能提神,卻會加速肺部病變。
稱帝背后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后突然變得急躁。
先是三個月內完成漢魏禪讓,接著連年伐吳。表面說是“一統天下”,實則有難言之隱?!度龂尽侵鱾鳌放崴芍⒁段郝浴酚涊d,曹丕在廣陵江邊對孫權放狠話時“咳聲震船”,卻堅持不傳太醫。學者田余慶在《秦漢魏晉史探微》中分析,曹丕自知時日無多,想趁還能騎馬時建功立業。
最反常的是黃初五年(224年),曹丕頂著第二把手司馬懿的反對(要知道此前他大小事都聽司馬懿的),非要親征東吳。
《魏書》記載他出征前“日食粥三升”,這連普通士兵的飯量都不如。在江邊對峙時,吳將徐盛用疑兵計,曹丕竟被嚇退,嘆道:“彼有人焉,未可圖也?!边@哪像當年喝冰湯的狠人?分明是病入膏肓的征兆。
司馬懿得知后
曹丕的病情,第一個得知的竟是司馬懿?!稌x書·宣帝紀》記載,司馬懿有次匯報軍務時,發現曹丕案頭痰盂里有血絲。他后來對兒子司馬師說:“主上之疾,深矣?!秉S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最后一次召見司馬懿,后者在《請寬刑疏》里特意提到“陛下宜靜養”,實則已看出他命不久矣。
曹丕到底挺了多久?從正月初五下詔“減膳撤樂”,到五月十七駕崩,他硬撐了四個多月。這期間做了三件大事:
1. 立曹叡為太子(特意選在清明節,暗喻托孤);
2. 召曹真、陳群、司馬懿受遺詔(三人互相制衡);
3. 最后一道詔書竟是《敕豫州禁奢令》(到死不忘政務)。
被低估的文帝
別看曹丕只當了六年皇帝,他給魏國打的底子可不薄,首先是九品中正制,雖然后來成了門閥玩具,但初創時確實打破了世家壟斷;
后來禁止宦官干政,這也是一個影響力很大的舉動,徹底根治了東漢頑疾。
恢復太學,黃初五年(224年)招生規模達三千人;
然后又推廣屯田,派張既在涼州屯田,攢下滅蜀的家底。
他的《典論·論文》開創文學批評先河,南宋朱熹都說:“魏文之才,猶有可取?!币菦]這身病,說不定真能改寫三國歷史。
回看曹丕這一生,13歲咳血,40歲駕崩,硬是在27年里完成奪嫡、篡漢、治國三件大事。他用五石散鎮痛,用冰水壓咳,用詩文遮病容,把個病秧子活成了亂世梟雄??蓢@他算計了一輩子,卻沒算到司馬懿活得比他久。
要是曹操泉下有知,不知會不會后悔那碗冰鎮梅湯?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三國志·文帝紀》(陳壽著,裴松之注)
2. 《晉書·宣帝紀》(房玄齡等撰)
3. 田余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4. 方北辰《三國志注譯》
5. 央視紀錄片《三國的世界》第二集《生死博弈》
6. 王振忠《三國疾病考》(《中華醫史雜志》2008年第3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