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停火近兩周,印度的“勝利宣傳”卻仍在繼續。
本周,印度從朝野不同黨派挑選了50多名成員,包括國會議員、前政府官員等,組成7支代表團,分別前往32個國家和歐盟進行宣講,以闡釋其在本輪印巴沖突中的主張。
日本外相(中)與印度宣講團合影
第一站是日本,宣講團向日本外相巖屋毅通報了印度的“朱砂行動”,并反駁巴基斯坦關于擊落印方戰機的說法。接下來,這支宣講團還將訪問印尼、馬來西亞、韓國和新加坡。
據消息人士透露,各個宣講團都帶著一份長達150頁的材料,上面寫著與巴基斯坦“恐怖主義”相關的內容,旨在證明印方發起“朱砂行動”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可能有人覺得向其他國家解釋戰爭動機的行為有點抽象,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其實這是國際政治中的慣例,一場戰爭結束后,往往由失敗的一方派遣代表團前往各國闡述主張,有時候還需要賠禮道歉。
當然,印度并不認為自己是失敗的一方,但大規模沖突確實是他們挑起來的,再加上莫迪政府沉迷于“贏學”敘事,而現實情況又恰恰相反,印度急于向全世界證明自己,所以才有了這次令人啼笑皆非的宣講。
巴基斯坦同樣派出了“和平主張”代表團前往各國宣講,只不過他們的重點在于尋求國際社會的幫助。盡管在印巴空戰中獲得勝利,但這并不意味著巴基斯坦笑到了最后,畢竟雙方只承諾了軍事停火,其他方面的對抗還在繼續。
尤其是水資源問題,莫迪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表示,不會與巴基斯坦進行貿易和談判,巴基斯坦應該為其“恐怖主義行徑”付出代價。
演講時,莫迪的語氣十分激動,仿佛下一秒就要抄起家伙跟巴基斯坦干仗,說是狂怒也不為過。他表示,巴基斯坦不會獲得印度河的水資源。
在克什米爾恐襲發生后,印度切斷了印度河及其支流在下游巴基斯坦的水源,并一度開閘泄洪,導致巴基斯坦境內又旱又澇,農民苦不堪言。
盡管印巴達成停火協議,但水資源爭議依然處于停擺狀態,沒能被納入談判議程,主要是印度拒絕就此事進行談判。
無奈之下,巴基斯坦只能向在國際上鳴不平,希望通過國際社會的壓力迫使印度就水資源爭端進行對話,找到徹底結束本輪沖突的辦法。
與此同時,巴方也做好了隨時反擊的準備。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表示,巴方不會在核心問題上妥協,如果印度執意挑釁,將遭到巴方的全力反擊。
由此可見,只要印度一天不恢復供水,戰事就還有重燃的可能。就是不知道印度是否準備好迎接下一次的失敗,短期之內,印軍應該很難研究出擊敗巴空軍的戰術,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再打起來只能是自取其辱。
當然,只要印度心理素質夠強大,即使經歷無數次失敗,也依然能不畏全世界的眼光,堅稱自己“贏麻了”,那也算另一種形式的勝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