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并撤銷其“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認證。這一即刻生效的決定,將導致哈佛2025-2026學年無法接收持F/J類簽證的新生,現有6800名國際學生需轉學至其他認證高校,否則面臨身份失效風險。
雖然來勢洶洶,但也在意料之中,這次不過是特朗普政府與哈佛長期矛盾的集中爆發。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要求哈佛改革管理結構、招生政策及多元包容(DEI)項目,并提交國際學生紀律記錄、抗議活動資料等,但哈佛以“侵犯學術自由”為由拒絕。作為報復,特朗普于2025年4月凍結哈佛22.6億美元聯邦撥款及多項科研合同,并威脅取消其免稅資格。哈佛則強硬回應,稱政府行為“非法且具報復性”,并于4月提起法律訴訟。
此輪特朗普政府對哈佛的“學術制裁”既是政治博弈的延續,也折射出美國社會精英與民粹的深層裂痕。對此,觀察者網連線到了目前在哈佛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丁文,了解哈佛大學師生對這次事件的關注焦點都有哪些。
【對話/觀察者網 鄭樂歡】
觀察者網:丁同學您好,從目前特朗普對哈佛大學頒布的這個禁令來看,您身邊的哈佛同學以及老師對此都有哪些態度?校方是否有給出回應?
丁文:這個消息大概是我們這邊下午出來的,所以目前校方還沒有一個官方的表態。其實,這次特朗普對哈佛“開戰”,也是他過往這么長時間以來對哈佛一系列動作的一次加劇。
之前特朗普也向哈佛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要求,而每一次他提出要求后,校方都會發一封面向全體哈佛學生的郵件,由校長親自發,內容就是向學生闡明“我們(哈佛校方)這次是什么態度”“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等等。不過到目前為止,校方還沒有發這樣的郵件給我們,我猜測他們現在應該還在思考要怎么去處理這個事情。
其次,如果校方要表態的話,那他們肯定要給所有學生一個解決方案,比如國際學生到底是走還是留?留學生在美國的合法身份到底怎么解決?總得要給出一個解決方法。
所以,目前哈佛大學官方的表態暫時還沒有看到。具體到學院,我們學院的負責人倒是發了一封郵件,基本內容就是告訴學生不要驚慌,靜待學校的官方通知等等。
關于學生的態度方面,我覺得主要還是憤怒和恐慌。
首先,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特朗普政府會采取如此極端的做法。其次,就是特朗普選擇的這個節點對很多人而言也很頭疼,尤其是對于那些已經收到哈佛offer的同學來說,這個時間點其實已經很難改其他學校了。這些學生面臨的最壞情況就是放棄哈佛大學的offer,未來一年甚至都有可能落空,所以可想而知他們有多難受。當然,這可能也是特朗普選擇這個時間點對哈佛下手的原因。
除了憤怒和恐慌,許多同學也表現出困惑和麻木,因為這種類似的事情特朗普實在干得太多了。總而言之,大家都還處于觀望、等待校方官方通知的狀態。
4月12日,麻省劍橋有示威者集會,要求哈佛抵抗特朗普政府的要求。
觀察者網:所以,目前受到該政策影響比較大的是那些未入學或者即將入學的同學?
丁文:目前我看到特朗普的政策分成幾個部分:一,哈佛未來不能再招國際學生,包括今年秋季即將正常入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還包括哈佛夏季學期會招的短期暑期學生。二,目前已經登記在冊的學生必須要在72小時內轉學。
當前,特朗普政府為達成這一政策的方法就是撤銷哈佛大學的SEVP認證——這是每個學校都有的,相當于是允許學校招國際學生的資格認證。由于這是聯邦政府管轄的,所以現在特朗普政府把哈佛的這個資格認證給取消了,這相當于取消了哈佛給國際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資格。
所以從法理或者從行政的角度來說,哈佛已經沒有權利再招新的國際學生或者繼續讓現在的國際學生去讀書。但是你也看到了,美國奧克蘭地區法官杰弗里·懷特現在批了一個暫停令,所以現在這個事相當于沒有繼續執行下去,因此目前來說對于已經在哈佛就讀的人而言不會造成什么影響。
美國國土安全部22日發布聲明,宣布撤銷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
觀察者網:這次特朗普政府還無端炒作哈佛大學“與中國合作”,并對校方發出“最后通牒”:若想恢復招收國際學生的“特權”,哈佛就必須在72小時內提供過去五年來該校外國學生涉嫌“非法”活動的一系列信息。作為在哈佛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您能分享一下目前哈佛中國留學生群體的看法嗎?以及該事件對于中國留學生的影響有哪些?
丁文:學校的官方說法肯定都是說,會保護所有的國際學生,無論國籍、民族還是宗教。但我也看到了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指出哈佛有三條罪:一是反猶太;二是包庇恐怖主義,助長暴力;三就是與中國合作。對于她的這種話,校方也沒辦法直接反駁,因為一旦反駁就落入圈套了。所以過去幾個月,校方的態度一直都是:我們是一個教育機構,我們只負責教育,不涉及政治,我們在學校創造的是一個公正、包容、平等的環境等等。
但是哈佛的確會在反猶問題上格外注意,比如哈佛之前就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用來確保學校里的猶太學生不會受到歧視和威脅等等。
我感覺目前在這一事件中,中國學生沒有感到特別敏感,通常不會產生“是因為中國學生的原因,特朗普才會對哈佛這樣”或者“感覺馬上我們就會被驅逐出境”這樣的焦慮想法。我個人認為,目前巴勒斯坦同學,或者支持巴勒斯坦組織、有伊斯蘭教信仰的同學會更加焦慮和擔心一些。
不過,畢竟特朗普這次針對的群體是國際學生,因為他有很多目標需要達成,比如他需要哈佛大學停止反猶行為,保護白人學生,盡量減少和中國的合作等等。這些都是無稽之談,都是特朗普政府的單方面指控,背后的邏輯很簡單:特朗普政府本身就是反對自由主義,反對精英對他執政的干涉,所以他就先挑哈佛來下手。只要哈佛能被特朗普管得服服帖帖,那其他學校都得按照哈佛的方式去行動。所以,這就是特朗普先來找哈佛下手的原因。
2024年4月,哈佛大學學生針對以色列-哈馬斯沖突的校園抗議升級。
觀察者網:根據哈佛大學的統計數據,在2024-2025學年,該校招收了近6800名國際學生,占總招生人數的27%,超過了哈佛大學學生人數的四分之一。有很多哈佛老師在接受采訪時都擔心沒有了國際學生,哈佛將流失大量的優秀人才。甚至有一位教師在接受采訪時,擔心“許多實驗室將人去樓空”。對此,您能否分享一些哈佛教職工對于此次事件的評價和看法?
丁文:首先,這次特朗普針對國際學生的封禁,是這一段時間以來哈佛受到特朗普打壓的其中一環。之前談得最多的是凍結撥款這件事,聯邦政府對于整個哈佛大學的撥款大概是22億美金。其實,這部分錢對于哈佛的科研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哈佛有自己的基金,每年投資也能賺錢,但用自己的錢去運轉學校肯定不如聯邦撥款,所以哈佛還是希望聯邦能保持撥款。
第二,如果聯邦真的把這個撥款砍掉,哈佛又沒有做任何反應的話,那其他大學的撥款也岌岌可危了,因為其他大學真的就指望聯邦撥款來活命了。因此,在聯邦砍掉撥款以后,哈佛的一些科研成分很高的項目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于博士后以及短期訪問學者,基本上都停招了。所以我目前聽到對特朗普極其不滿的一個群體,就是這些實驗室的主管教授。
我舉個例子,這學期我上了一門地質學的課程,是研究海平面上升的,教授給我講了一個案例。他們本來每年都會招新老師,也會招博士后。但在特朗普宣布凍結撥款之后,博士后的招聘就全部停止了。其次,他們今年本來要招一個新老師,都已經決定要發offer了,然后根據慣例要邀請人家過來吃頓飯,在飯桌上相當于宣布offer這個事情。
結果撥款被特朗普凍結后,他們不得不在飯桌上告訴人家今年沒辦法發這個offer了。想想看,人家大老遠跑過來,結果聽到的消息是“不好意思,我們今年沒辦法給你一份工作”。所以這種情況下,很多老師對特朗普是有很大意見的,因為砍掉撥款相當于讓他們的人手變少了。
我再分享一個例子,我還上過一門環境經濟學的課程,而經濟學系教授一般相對偏左,且反對特朗普當前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因為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學所強調的方向可以說完全相反。于是,那位環境經濟學教授就直接在課上號召大家抵制特朗普政府的這種政策。
所以總體來看,哈佛老師當中,也有很多人對特朗普的做法極為不滿。
哈佛校長加伯5月19日呼吁校友捐款,保障大學核心教學和科研職能。圖為哈佛懷德納圖書館。法新社
觀察者網:目前,這一事件還在發酵,有種觀點認為特朗普并不會跟哈佛強硬到底,最終還是會“縮回去”,您或者您周邊的哈佛朋友如何看待這一事件的后續走向?
丁文:現在也沒有辦法100%預測特朗普將來會怎么做,而且特朗普執行的政策同他在媒體上說出來的話不見得完全一致。換句話說,這又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特朗普式談判手段——對對手極限施壓。
按照他以往做事的慣例,我們會發現特朗普最終想要達到的效果和他極限施壓的那個效果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比如說關稅,他一開始可能只想對中國稍微提高一點或者說達到一定程度,但后來為了要達到這種效果,他先給你征收很高的關稅,然后再從這個比較嚴重的狀態往后退。這是他以前作為商人時就喜歡用的一種談判手段——在本來大家都有共識的地方去制造一個巨大的混亂,然后在大家都暈頭轉向的時候,自己再去制定一套新的規則。
所以,我比較同意這個看法,就是特朗普未來可能還是會“縮回去”,因為你會發現,除了極限施壓的手段,特朗普基本沒別的招數了。無論是針對關稅還是針對俄烏問題,他除了瞎說一通,其實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真正制衡中國和俄羅斯。
在哈佛這個問題上同樣如此,現在他逼著高校放棄自己的國際學生或者去減少撥款,但同時他連推動議員進行相關立法或尋求政治盟友幫忙推動等措施都沒有做。這次事情非常明確地嚴重違反了美國聯邦憲法,如果哈佛真的把這個事情上訴到聯邦法院,那大概率是會贏的。
所以,我覺得長期來看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之前哈佛就打過官司,最后也贏了。目前這一事件短期內肯定還會造成恐慌,但長期來說,如果特朗普不給哈佛一個臺階下,那哈佛肯定會跟他打官司,而且贏面非常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