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海灣國家努力打造中東“發展樣本”
汪強 馬曉成
近些年,海灣阿拉伯國家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同時在國際外交舞臺積極作為。在經濟與外交努力的雙重推動下,海灣國家正成為助力中東地區實現繁榮與穩定的重要力量。
【卡塔爾:文旅融合 外交斡旋】
2022年國際足聯世界杯成功舉辦是卡塔爾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這場體育盛事讓全球觀眾將目光聚焦這個海灣國家。數據顯示,2023年卡塔爾入境游客數量突破400萬人大關,2024年超過500萬,均超過該國約300萬的常住人口。
卡塔爾旅游局主席薩阿德·本·阿里·哈爾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世界杯不僅提升了卡塔爾的國家形象,還激發了各國游客對卡塔爾文化的興趣。卡塔爾政府借此大力投資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出沙漠探險、豪華郵輪、文化節慶等豐富多元的體驗。
每年齋月期間,卡塔爾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特點都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餐廳白天雖然暫停堂食,但政府允許提供外賣服務以照顧非穆斯林人士的用餐需求。到了晚上,人們可到夜市品嘗阿拉伯燉羊肉、椰棗甜品等地道美食,沉浸于文化展覽,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
除了建設高端酒店和購物中心外,卡塔爾還在開發深度文化體驗項目。阿拉伯馬術讓游客親身感受這項古老運動的魅力,沙漠中的貝都因營地向游客呈現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游客還可在沙漠中騎駱駝、品嘗傳統美食……
此外,會展旅游成為卡塔爾旅游業新增長點。憑借舉辦世界杯積累的大型活動舉辦經驗,卡塔爾如今積極承辦國際會議與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助推卡塔爾旅游業可持續增長,也強化了其作為國際交流平臺的地位。
卡塔爾在外交斡旋方面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后,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相關方已舉行多輪會晤。此外,卡塔爾還深度參與伊朗核問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阿富汗問題、也門沖突、黎巴嫩政治危機等的斡旋,堪稱踐行“小國大外交”的范例。
在矛盾交織、局勢復雜的中東地區,卡塔爾已摸索出一條特色外交之路。自上世紀90年代起,卡塔爾就將參與國際熱點問題斡旋作為其對外政策的重要內容。卡塔爾的外交政策不受民族、教派、意識形態等約束,從自身利益出發,追求務實、平衡,以和平斡旋者身份積極謀求擴大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沙特:主動作為 經濟轉型】
作為中東大國,沙特阿拉伯在斡旋熱點問題方面的表現同樣引人矚目。該國一面主動應對局勢變化,一面積極在國際舞臺上發聲。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5月14日舉行的海合會-美國峰會上,海合會國家領導人重申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支持。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表示,沙特致力于與美國和其他海合會國家合作以緩和地區緊張局勢,結束加沙戰爭,并根據“阿拉伯和平倡議”和相關國際決議,尋求巴勒斯坦問題的持久全面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沙特在俄烏沖突相關談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俄烏停火談判在沙特密集推進,沙特以中立調解者的身份走上國際外交舞臺。輿論普遍認為,在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的推動下,沙特希望以實際行動表明,該國不僅是全球能源大國,更是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作為海灣國家的“帶頭大哥”,沙特堅定推進經濟轉型戰略,努力減少對油氣資源的依賴,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長期發展規劃。
沙特“2030愿景”以“充滿活力的社會”“繁榮發展的經濟”和“充滿抱負的國家”為三大支柱,旨在將沙特建設成為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核心國家、全球投資強國以及連接亞非歐三大洲的樞紐。這一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共包括96個具體戰略目標。
如今,沙特經濟多元化轉型已見明顯成效,非石油產業表現強勁,收入持續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基于沙特非石油經濟領域的強勁表現,將2025年沙特經濟增長率預期從5.5%上調至6%。
【阿聯酋:創新驅動 多元平衡】
盡管面臨巴以沖突等地區危機的挑戰,海灣國家仍憑借穩定的社會環境,努力落實具有前瞻性的長期發展規劃,從而在中東地區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為例,該國憑借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加速推進經濟轉型,落實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戰略。其一,阿聯酋通過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加大旅游、工業、金融服務等非石油領域發展,實現經濟多元化;其二,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和機器人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生產力和效率,推動科技創新;其三,以清潔能源項目和碳中和目標為重點,在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中,阿聯酋排在全球第七位。同時,阿聯酋在223項指標中排名全球第一,在444項指標中位居全球前五。
海灣國家的發展充滿挑戰與機遇。一方面,海灣國家需要應對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在中東亂局中維護自身安全與穩定;另一方面,海灣國家需堅定不移推進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當前,海灣國家正在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同時,擁抱現代文明成果,同時保持對外開放姿態。這種平衡的藝術,或許正是海灣國家能夠在動蕩的地區保持穩定繁榮的關鍵所在。(完)(新華社專特稿)
注:本文作者系新華社駐多哈、開羅記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