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5月23日電 題:跨越26年的重逢:中烏醫患“雙向奔赴”昆明續寫友誼新篇
作者 陳靜
22日19時30分,在云南昆明一家酒店的會客室里,一位來自烏干達的61歲老人正在焦急等待。他坐在沙發上握緊雙手,凝望著門口,不時用手整理明黃色的襯衫。不久后,三位客人到來,他立即起身上前與他們緊緊相擁,久久沒有分開。
這是一場跨越26年的重逢。
5月22日晚,來自烏干達的西蒙·穆龍閣(SIMON MULONGO)(左一)與云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三位醫生(左起分別為納玉萍、鐘穎、李建生)重逢。陳晨攝
1997年,時任烏干達金賈市軍隊最高長官的西蒙·穆龍閣(SIMON MULONGO,下稱西蒙)與第8批中國援烏干達醫療隊隊員——來自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附一院)的醫生納玉萍、李建生、鐘穎相識,埋下友誼的種子。
“納醫生,謝謝你!你給我的鼻子打針,治好了鼻炎,這么多年從沒復發。”西蒙一邊說,一邊做出打針的動作,現場笑聲一片?!袄钺t生,我還記得你做的餃子、豆腐、玫瑰餅,我和妻子都非常想念這些美食?!薄扮娽t生,我的第一個孩子是您接生的,現在已經長大了。”他隨即拿出手機,展示女兒的照片……回憶在26年的時光里穿梭。
納玉萍激動地介紹,“西蒙是中國醫療隊最親密的朋友?!彼麨獒t療隊協調提供安全保障、邀請他們到家里做客,和他們一起釣魚、共度中秋節、品嘗中國美食,這份情誼深深刻進彼此心中。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1998年看望中國醫療隊時,西蒙熱情地向總統介紹了所有中國隊員。
說到此處,李建生從背包里翻出一張老照片,穆塞韋尼與中烏醫生緊緊站在一起。這張照片也被展示在昆醫附一院院史館中,成為中烏人民友誼的縮影。
圖為1998年,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中間著黑西服)看望中國醫療隊照片。中新網記者陳晨 攝
在第8批中國援烏醫療隊離開前,西蒙調離金賈市,與醫生們失去了聯系。他先后到總統辦公室、國防與內政委員會、非洲聯盟等工作,但來自昆明的醫生始終讓他難以忘懷。
5月20日至23日,西蒙受邀到昆明參加中非智庫論壇第十四屆會議。參會期間提出尋人請求,在中國非洲研究院、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昆醫附一院的幫助下,實現了與老朋友們重逢的心愿。
“我就是非中合作的見證者與受益者,金賈醫療欠發達,是中國醫療隊幫助我們逐步改善。”西蒙說,“我很懷念和中國醫生相處的溫暖時光,他們帶來了現代化的醫療技術和藥品,熱心服務當地人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非中友誼地久天長?!?/p>
5月22日,西蒙與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位醫生朋友合影。陳靜 攝
自1983年承派第一批中國援烏醫療隊以來,云南已連續向烏干達派出24批200余名醫務人員。40余年累計救治當地患者逾10萬人次,多次參與國際人道主義緊急救援和危機處置行動,得到烏干達政府和社會公眾贊賞。
這是西蒙第一次踏訪云南,醫生們提及無數次的“昆明”終于躍然眼前,他既感動、又害怕?!拔也淮_定他們是否還在昆明,是否可以見面。幸運的是,我們重逢了?!彼c妻子一起準備的樹皮畫、咖啡豆終于送達照片里的人手中。
離開前,西蒙和醫生們互相留下電話號碼、郵箱和地址,重新建立聯系。他們希望彼此的下一代延續這段跨越山海與時空的友誼,讓中非民間友好交往的故事走向下一個26年。(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