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以“科普——為銀發康養保駕護航”為主題的首屆“數智康養科普社區行”活動在普陀區曹楊街道社區長者食堂舉行。活動通過政府指導、產業協作、院校協同,匯聚各方社會資源,為居民健康福祉提供有效支持。
近年來,普陀區在民生服務領域邁出創新一步,把打造銀發經濟創新高地,構建老年人群科學健康平臺建設,提升長者生活質量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此次舉辦的首屆“數智康養科普社區行”活動,打造社區長者食堂 2.0 版服務模式,讓社區長者食堂這一民生空間實現功能再升級,通過深度挖掘社區長者食堂作為公共空間的潛力,將健康科普融入其中,實現從健康就餐服務向科學生活服務的延伸。
“數智康養科普社區行”啟動
在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鄭世寶看來,數智康養的目標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緩解養老資源壓力,實現主動健康和智慧養老。
據介紹,社區長者食堂為居民提供日常高頻剛需服務。打造社區長者食堂2.0版服務模式后,社區居民在就餐過程中就能輕松獲取科學的健康知識,如“三減三健”、合理膳食、慢性病防治等實用內容,避免陷入健康誤區。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科普方式,讓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幫助居民尤其是老年群體提升健康素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以更健康的狀態享受生活,真正實現“吃得飽”更“吃得健康”。
現場,曙光醫院崔松主任醫師、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楊鐵毅主任醫師、中山醫院馬曉萍主任醫師等8位專家獲聘健康科普智庫專家。
在科普演講中,崔松用“不吃藥”“只吃藥”“亂吃藥”這九個字概括了降壓的“九字”誤區,“有些老人只管吃不管量,吃了藥后不看醫生不檢查;有些老人想到吃藥再吃藥,人家吃啥我吃啥。這些都是不對的。”
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崔松
在開幕現場,豐富多樣的數智康養科普活動吸引了眾多老年居民的踴躍參與。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山醫院、華東醫院、仁濟醫院、曙光醫院、浦東公利醫院等單位的多位專家,通過數智康養專題講座、健康科普交流等形式,為老年群體提供一對一精準咨詢服務。尤其是來自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認知檢測團隊研發的老年認知檢測儀,以“健康體驗”的方式為老年居民開展認知檢測,廣受好評。
“專家講得老好,老清爽;一講我就馬上曉得了,應該哪能管好自己嘴巴,哪能去買小菜,去鍛煉身體,安排好每天做什么。”一位阿姨說道。
據悉,普陀區后續將采用線上線下聯動模式持續深化社區食堂2.0版服務模式。線上,“數智康養科普新說”專欄將通過短視頻、錄播等方式,定期推送節氣養生、慢病防治等內容;線下,活動以普陀為起點逐步覆蓋至全市260余家社區長者食堂,并開展“上海活力老人科普秀”活動。以曹楊新村街道為起點,以點概面,擴大健康科普的覆蓋面與影響力,將社區食堂打造成集就餐、健康科普、社交互動于一體的綜合性民生服務陣地,助力普陀區加快打造“銀發經濟示范區”和“數智康養產業基地”,發展營造社會康養氛圍。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普陀區科委、區民政局等指導,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辦事處、交通銀行上海普陀支行、上海數智康養產業發展研究院、上海市健康科學協會、上海老年學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等主辦,上海愛護網科技集團和上海數智康養科普生態聯盟承辦。
原標題:《首屆“數智康養科普社區行”活動啟動,打造社區長者食堂2.0版服務模式》
欄目編輯:陸梓華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