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鋼筋水泥的橋墩
遇見童真的奇思妙想
當閑置空間變身奇幻樂園
昔日不起眼的“灰色空間”被盤活
精心規劃成為
兒童休閑娛樂的“寶藏空間”
東涌鎮馬克村
西樵水道大橋橋下公園
(以下簡稱“馬克村橋下公園”)
部分區域建設已完工
免費對外開放
馬克村是東涌鎮“百千萬工程”打造的首批典型村,現在馬克村的“美食”“研學”“賞花”場景都比較出圈,但還缺少一個能讓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游玩場所。因此,東涌鎮充分利用高架橋底約9000平米的“廢棄空間”,把荒廢橋底變成“多合一”寶藏空間,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個集健身、休閑、玩耍等功能于一體的橋下公園。
低齡探索區、小童體驗區、大童活動區、運動健身區、圖書閱讀角……馬克村橋下公園以水鄉、醒獅元素、醒獅色彩為靈感來源,打造適合全年齡段的活動休憩空間,大小朋友在這里玩一整天都不會膩,成為新晉遛娃圣地、遛娃的新“頂流”。
1956年馬克村成立了東涌地區首支醒獅隊,2004年9月馬克小學成為馬克村傳統醒獅文化傳承基地,醒獅文化是馬克村的“文化寶藏”之一。
馬克村橋下公園深挖馬克村的“醒獅文化”,將水波紋和醒獅動作元素融入到場地設計中,更化作滑梯與攀爬網,打造醒獅主題游樂設施。讓傳統文化在孩童的歡笑中煥發新生。同時,充分融入兒童友好理念,從滑梯到攀爬架,每一個游樂區域都結合兒童的喜好和安全需求,讓兒童在玩耍時,感受安全與快樂。
兒童探索游玩區
兒童探索游玩區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成長特性劃分為0-3歲低齡探索區、4-6歲小童體驗區和7-12歲大童活動區,設有搖搖椅、螺旋儀、蹦床、山丘滑梯、組合秋千、互動爬坡小喇叭等游樂設施,值得一提的是,秋千設有親子雙人款的。0—12歲的小朋友統統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心頭好”,每個角落都藏著挑戰和歡呼聲。
文化展示區
設有“馬克時光”景墻和文化廣場,“馬克時光”景墻結合老照片,從明代馬克村的起源娓娓道來,展現了馬克村從明代淤積成田發展成集現代工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等一體的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蛻變。
綜合健身區
適合12歲以上的居民,設有單人平步機、智能踩踏車、臥式自行車等運動設施,籃球場、網球場亦將陸續建成開放。
馬克村橋下公園還配套游客服務中心、公共衛生間,以及600個車位的大型橋底停車場,進一步提升居民游客的體驗。
馬克村橋下公園還設有一間“農家書屋”,內藏書約1500冊,內容涵蓋少兒繪本類、文學類、科普類等。書屋內環境舒適優美,親子家庭可在此享受親子共讀時光。
“這個公園真的很不錯,免費開放,在橋底下還不會很曬。小朋友喜歡玩這些游樂設施,我們家長帶娃也能輕松很多。”附近的居民麥小姐表示。
這座融合醒獅文化、兒童樂園與健身空間的橋下公園,從荒草叢生的橋底到親子游玩的樂園,馬克村橋下公園的誕生,承載著嶺南水鄉的文化基因與鄉村振興的時代印記,更是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閃亮答卷。
展望未來,東涌鎮將繼續以兒童為中心,不斷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加優質的城市環境和社會條件,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實現兒童的幸福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