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吳婷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廣州開發區發布《黃埔區社會工作領域人才及骨干認定服務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通過系統性激勵與服務機制創新,覆蓋社會工作全領域人才認定與服務,為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廣州開發區社會工作人才骨干辦法新聞發布會現場。吳婷婷/攝
《辦法》涵蓋人才認定、服務保障、動態管理等環節,形成“選育用留”閉環體系。廣州市黃埔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區委“兩新”工委書記陳文聰介紹,《辦法》聚焦為民服務意識、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能力以及凝聚群眾的本領,突破以往僅關注專業社工、社區專職人員的局限,將社會工作人才科學細化為七大類別,包括優秀村(社區)工作者、優秀鎮街社會工作領域人員、優秀社會建設觀察員、優秀社工、優秀志愿者、優秀物業管理工作者、優秀市民骨干。
“這些人群與群眾關系緊密,在長期解決群眾困難、化解社會矛盾以及減少不和諧因素的工作實踐中,他們積累了大量經驗,探索出有別于傳統行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廣州市黃埔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林萬千表示,“社會建設觀察員”具有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和豐富的社會經驗,他們能夠及時發現社會問題。
同時,《辦法》強調人才骨干服務社會的實際能力,突破傳統人才評價體系中的學歷、職稱門檻,重點考察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化解社會矛盾、凝聚服務群眾、助力城市更新改造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能力和成效等,突出群眾認可的認定標準,讓“在社區能扛事”的人才被看見。
《辦法》采用“3+2”模式進行社會工作領域人才骨干的推薦和認定。“3”指的是人才認定實行人才自薦、單位推薦和群眾10人以上聯名推薦三種方式,“2”指雙公示制度。人才骨干推薦結果實行“所轄區域公示+社會面公示”雙重監督,確保人才認定成為經得起檢驗的“陽光工程”。
廣州開發區持續強化頂層設計,已逐步形成多維度的全鏈條政策體系,《辦法》為廣州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制度保障。下一步,廣州開發區將建立動態服務機制,持續優化服務措施,讓更多“社會建設觀察員”“社工工匠”“志愿達人”“社區能人”等脫穎而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