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政客”新聞網5月12日報道,拉斯穆森在接受采訪時猛批特朗普“顯著削弱了”西方聯盟,美國退出了“自由世界領導者角色”,這可能會迫使歐盟和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西蘭成立新的國家集團“D7”,以“抵御來自中國或美國的脅迫”。
特朗普(資料圖)
美方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此番調整凸顯出特朗普對格陵蘭島戰略意義的高度關注。軍事觀察員滕建群認為,美國此番調整部署,是在為吞并格陵蘭島做軍事準備。滕建群表示,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版圖應該是特朗普的既定政策。把原來屬于歐洲司令部轄區的格陵蘭島劃歸北方司令部,這應該是美國軍事部署和戰備方向的重要調整,以確保未來一旦需要采取軍事行動,便于美軍指揮控制。美國近期對格陵蘭島動作頻頻。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當前正在加強有關格陵蘭島的情報收集工作,將美國特工機構納入總統特朗普“接管”該島的行動中。
滕建群認為,軍事行動前先開展情報工作,是美國一貫的做法。
近期,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訪時,一臉嚴肅地表示:“為了國家和國際安全,我們需要這樣做。” 此言一出,輿論嘩然。要知道,格陵蘭島可不是普通的島嶼,它是丹麥的自治領地,擁有高度的自治權。而且,格陵蘭島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位于北美洲東北部,是連接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關鍵節點,也是北極地區的重要門戶。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北極地區的資源開發和航道開通日益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格陵蘭島的價值也隨之水漲船高。
特朗普(資料圖)
格陵蘭島,這座全球最大的島嶼,覆蓋著85%的冰層,看似荒涼卻暗藏“寶藏”。 據地質勘探數據,這里埋藏著3800萬噸稀土資源,占全球儲量的三分之一。 稀土是什么? 從iPhone芯片到F-35戰機,從導彈制導到新能源電池,沒有稀土,現代科技幾乎寸步難行。 中國曾是全球稀土供應鏈的“霸主”,而格陵蘭島的資源若被美國控制,足以改寫全球產業鏈格局。除了稀土,格陵蘭島還擁有約175億桶石油和4.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于美國全年能源消耗量的數倍。
那特朗普為啥對格陵蘭島念念不忘,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呢?首先,格陵蘭島地下藏著 “寶藏”。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島上有海量石油和天然氣,還有稀土資源,這可是現代通信設備的關鍵材料,像手機里就離不開它。有報道稱,格陵蘭島的稀土氧化物儲量超 3800 萬噸,而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來也就約 1.2 億噸,簡直是個 “稀土寶庫”。其次,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冰層融化,北極航道的可通行時間和范圍都在增加。格陵蘭島正處在北極航道的關鍵位置,未來有望成為連接歐洲和北美洲的重要節點,誰掌控了這里,誰就掌握了未來貿易和軍事運輸的主動權。
特朗普(資料圖)
但問題是,美國不僅是創立“北約”組織的倡議者和原始國,更是整個西方世界最大的軍事、國防倚仗。這身為北約前任秘書長的拉斯穆森居然公開孤立美國,怎么看都有股“倒反天罡”的意味。沒了美國,其他“原北約國家及其伙伴國”又該何去何從呢?北約前秘書長“帶頭”與美反目的底氣又是什么?關于這些國家的后路,“腦洞大開”的拉斯穆森倒是給出了解決辦法:“歐盟、英國、新西蘭和日韓澳加,我們完全可以拋開美國另起爐灶,成立新的七國集團來抵御安全風險。”“而這里所說的風險,指的是美國霸權和中國崛起帶來的安全威脅。”拉斯穆森隨后補充道。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北約前秘書長除了在公開場合直言不諱地表示“新七國集團成立,對抗中美是核心目的”之外,還扯上了“上三常”中的另一個國家俄羅斯。
美國可能接著搞經濟制裁或者軍事訛詐,丹麥估計會繼續打法律牌加國際輿論戰,中國大概率會聯合俄羅斯等北極國家推動多邊治理。但不管怎么折騰,有兩點已經很清楚:一是單極霸權時代徹底翻篇了,二是中國正在用自己方式重塑國際秩序。就像王毅外長說的,朋友要永遠做,利益要共同享,這才是21世紀的大國相處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