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早一點出手遏制中國,現在的中國也無法對美國形成威脅了。”互聯網上不少人都持有這種觀點,很多美國人也是如此認為。
美國認為,既然他們能在過去成功遏制英國、德國和日本的發展,當然也能打斷中國的發展歷程,只是他們疏忽大意,所以才讓中國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美國真的能打斷中國發展進程嗎?
自從二戰結束之后,美國作為全世界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就一直竭盡全力打壓能和自己相抗衡的國家。
除了和蘇聯的冷戰之外,對于其他國家——哪怕是自己的盟國也不手軟。
就拿德國來說,二戰后的德國國內經濟幾乎處于崩潰邊緣,工業生產陷入停滯,基礎設施被毀壞殆盡。
這時美國為了更深一步的控制西歐,增強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實施馬歇爾計劃,為德國提供了大量援助。
這些援助為戰后德國的恢復提供了很大幫助,但美國也對德國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控制,美國通過建立起以自己為主導的北約體系,把德國也納入其中。
如此一來,德國的國防軍事就盡在美國掌握。
在美國控制的西德區域也一直竭力推動去納粹化,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的確讓美國對德國的影響越來越強,從根本上遏制了德國再次崛起的可能。
對英國采取的也是類似的方法。
對于這位前世界霸主,美國在取代英國的地位之后建立起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讓美元取代英鎊確定了新的霸權地位,這也是導致英國迅速衰落的原因之一。
同時,美國又在全世界掀起反殖民主義的獨立浪潮,英國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在全球有大量殖民地,這些地方紛紛獨立之后更進一步削弱英國國力。
還有二戰之后,美國大量援助扶植起來的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水平達到巔峰時,美國一紙《廣場協議》就直接給日本埋了大雷,導致后續日本經濟泡沫破碎,經濟發展徹底陷入停滯。
美國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發展到威脅自身地位的,所以盡可能在他們發展起來之前就予以扼殺。
但偏偏中國卻在這樣的世界環境之下發展的越來越強,現在已經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甚至逼得美國陷入絕境。就有人開始提出疑問:為什么美國不在之前就扼殺中國的發展?反而任由中國崛起呢?
一些人甚至認為是美國幫助了中國發展,比如同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是對我們的一種“恩賜”,也是美國的“錯誤”。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都忘了,一開始美國是不希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雖然世界貿易組織是在1995年成立的,但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關稅貿易總協定早在1947年就已經成立,而且我們還是創始國之一。
只不過早期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創始國之一的位置被國民政府占據,此后長期被他們把持,直到我國在1986年7月10日正式提出“復關”申請,然后就開始了長達15年的談判歷程。
1993年年底,江主席在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會晤的時候提到我們的“復關”三原則:第一,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國際性組織居然沒有中國的位置,那這個組織就不完整;第二,如果中國加入,必須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第三,中國要享受對等的權利和義務。
當時西方許多發達國家不同意,不想讓我們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進入世貿組織,然而我們始終堅定立場。
為了阻撓我們加入世貿組織,美國使用各種手段,提出各種無理要求,我們光和美國談判就談了25輪!
直到1999年11月15日,我們雙方才共同簽下雙邊協議,算是有了實質性進展。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談判,我們能加入世貿組織,說明美國也是在權衡各種利弊之后才做出的他們認為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確實讓美國收益巨大,中國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潛力,美國企業從此大批量入駐中國賺的盆滿缽滿。
而中國數量龐大、又經過基礎教育的高素質廉價勞動人才,則成為美國轉移部分生產環節的最佳去處,大大降低生產成本,讓美國的產品在全世界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后來美國金融產業發展的那么蓬勃,中國市場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美國看來,中美雙方的科技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就算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美國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在高科技產品領域也依然可以實現躺著收割全球的目的。
只要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無法實現突破,就永遠無法擺脫中等收入陷阱。上限被鎖死,那么中國就永遠只能成為低端產品的加工工廠,中國人民永遠可以為美西方世界提供廉價的生產物資,美國只需要印印鈔票就能過上好日子,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之后,慢慢的各種成本越來越高,去工業化會成為一個趨勢,放眼全世界,還有哪一個國家比中國更合適作為世界工廠?
所以當時美國讓我們加入,也是因為他們自身就有這個需求,不管換誰來做當時的美國總統,最后都會選擇怎么做。
再說,加入世貿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多了去了,印度1995年就加入世貿組織成為初始成員國之一,也沒見到印度崛起。
“后悔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話術搞得好像只要發展中國家加入世貿組織就能實現大國崛起一樣,事實上只有我們做到了。
除了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外,也有許多美國人認為,當初應該遏制我們的發展,這樣中國就不會崛起到如今這個地步,這種說法對嗎?美國真的能做到遏制我們嗎?
這樣的說法也是非常可笑,好像長期以來美國沒有打壓遏制中國一樣。
長久以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民眾都對我們存在著非常深的誤會,許多美西方發達國家的人甚至以為我國還和清朝末年一樣。
在美西方國家主導的輿論場合,針對中國的各種謠言和抹黑從未間斷,難道這些不都是美西方一直在做的嗎?
這兩年中國開放越來越多的144小時免簽政策國家,讓很多外國友人可以有機會到中國看一看。
這時候許多外國人會感到非常驚訝:原來中國是這個樣子的,和我們平時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中國制造發展這么多年,現在高中低端產品根據價格不同都能生產制造,并且物美價廉出口到全世界多個國家。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外國人有刻板印象:中國制造就是劣質山寨貨,還不都是美西方國家宣傳的鍋。
包括對我國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的污蔑,還有在臺海南海等地不斷挑釁,更是曾發生過2001年南海撞擊事件,可以說對我們各種打壓的小動作從來都沒有停止。
總不能說因為沒有打壓成功,那些打壓行為就當做沒做過吧?
當然可能有人又要說,他們所說的打壓,是在中國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美國直接出兵讓中國陷入戰爭,徹底打斷我們的發展潛力。
這就更可笑了,中國和美國又不是沒有交手過。
21世紀初中美之間的差距不見得就比抗美援朝時期更大,我們也擁有核武器,并且真的擁有玉碎的勇氣。
更何況,美國的戰略利益不只是在東亞,在當時中東地區的石油對美國來說甚至更重要,如果美國倒是真的把精力都集中在東亞對付中國上,對于中東缺乏控制,很快就會被歐洲和俄羅斯搶走。
不要認為美國和自己的所謂盟友們就是鐵板一塊,如果真的是這樣,歐洲國家也不會成立歐盟,并推出歐元抗衡美元。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不是美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按照這樣的說法,為什么美國沒有在蘇聯解體之后把俄羅斯徹底分解?
搞到現在,美西方還在聯合歐洲支援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結果烏克蘭也沒撐住。
不是他們不想,是真的做不到,就像毛主席所說的:美國在全世界的戰略布局好像用10個手指按住10個跳蚤,最終結果就是一個也抓不住。
事實證明,毛主席說的太對了,如果美國早些年間既想要中東的利益,又想深入控制歐洲,還想在東亞地區對我們真刀真槍的對打,那美國崩潰的會更早。
所以不要被這種低級的話術騙到,我們中國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是我們幾代領導人用智慧指明了正確的道路,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普通人團結奮斗的結果,不是因為誰的施舍或者一時疏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