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位于蘇州的雙塔市集被一些游客稱為“最美菜市場”,它既保留了傳統菜市場的“煙火氣”,又融入了蘇州傳統文化元素以及現代美學設計。
姑蘇城外寒山寺,姑蘇城內則有一個跨越千年的雙塔遺址,一河之隔的雙塔菜場便得名于此。這樣一個已經存在20多年的老菜場,如今搖身一變,帶著江南美學基因,串聯起姑蘇古城記憶和市井“煙火氣”。
初夏時節的蘇式美食可以來一碗蝦仁面、一只熟醉太湖蝦,配上碧螺春奶茶,再來一口蘇式糕點。市集小吃區共有20個攤位,每個攤位做成三角形,既節約空間,又增加視覺的通透性。
雙塔市集地處蘇州老城核心區,這個曾經日漸沒落的老菜場,在2019年全面改造后開門迎客。2300多平方米的面積,分為生鮮區、小吃區,以及設有裁縫鋪、鑰匙鋪等攤位的便民服務區。
蘇州文化元素融于市集的每個角落。“雙塔”標識的設計以及檔口編號的書法靈感來源于蘇州花碼這個古代數字系統。檔口招牌上明艷的色彩取材于蘇州民間傳統美術桃花塢版畫。小吃攤上建造房梁和屋瓦,營造重屋疊瓦的蘇式建筑特色。
為了避免同質化和網紅化,雙塔市集沒有大規模對外招商,而是堅持保留原有的老商戶,并且對他們進行培訓、技能更新。只會做餛飩的,就學習開發其他新品類;不懂經營的,就培訓餐飲服務的流程和規范。
“蘇州老味道”留住了當地居民,也吸引來很多外地游客。昔日臟亂差的老菜場變身城市“會客廳”,客流量較老菜場時期增加了約50%。 能休閑能社交 上海老年人組團“跨省買菜”
日常買菜大家一般選擇到附近的菜市場。不過,在上海,一些老年人選擇坐長途大巴車到江蘇南通“跨省買菜”。行程除了去農貿市場采購農副產品,還會游覽附近的景點。
7時一到,大巴準時發車。一路上導游也沒閑著,向阿姨爺叔們介紹著一整天的行程安排、采購品類和注意事項。9時30分,大巴抵達目的地——江蘇南通的滬蔬通農貿市場。
這里是南通及長三角地區的特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豐富的品類、實惠的價格,吸引著眾多的顧客。大家熟練地挑選組團購買,不一會,隨身攜帶的包裹和小推車就被裝得滿滿當當。
上午的采購收獲滿滿,全部裝箱打包后,下午的重頭戲開始了。
有阿姨現場算起了賬,這趟來回車費49元,買到了很多低價的新鮮菜品,免去了運費,還可以去景點逛一圈,一邊社交,一邊放松心情,樂在其中。還有人已經計劃每個月都來固定“打卡”,把南通的農貿市場當成自家的“菜籃子”“后花園”。
編輯:楊書杰 責任編輯:劉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