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部分考生和家長對于師范類院校的刻板印象,陜西師范大學不少建設層次較高的“非師范類專業”被低估甚至忽視。
事實上,陜西師范大學作為全國“211工程”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在保持師范教育傳統優勢的同時,其非師范學科建設也已形成差異化發展路徑,展現出亮眼的人才培養水平和學術競爭實力。
其中,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發展軌跡,就印證了師范院校在理工學科建設上的突破可能。該校自1985年設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以來,歷經40年建設已形成“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博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以及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還獲評陜西省重點學科。
在優質學科的支撐下,陜師大計算機科學學院現已建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公費師范生)專業和計算機類下設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班)、軟件工程、人工智能四大王牌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軟件工程專業均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還通過了國家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專業的高質量建設全面保障該校培養實力與學生個體培發展有效對接。
在優質學科的支撐之下,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王牌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在行業實踐環境中,展現自身強勢競爭力。
據該校就業數據顯示,陜師大計算機科學學院非師范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的人數比例持續保持在40%左右,整體去向落實率持續保持在九成以上,呈現出就業數量和質量雙高的特色。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小米通訊等高新技術企業和各大銀行、通信運營公司或事業單位等機構均已成為該學院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去向。
這種發展態勢在陜西師范大學并非孤例。化學化工學院主干學科化學已進入ESI全球前1%;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依托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在智慧城市、生態監測等領域也已形成產業影響力。
這些數據有力回擊了“師范大學”的非師范類專業實力存疑的質疑。對于考生而言,這類高校既保證學術底蘊,又提供前沿方向,在就業市場和學術深造層面均具備競爭優勢,選擇報考是明智之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