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里詩書
作為迪士尼又一部舊改真人版電影,《星際寶貝史迪奇》對比于之前魔改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魚》,顯得要正常太多。電影在試圖保留原作情感內核的同時,影視技術對史迪奇的重塑,確實使這個二十年前的卡通角色又一次走進了觀眾的視野,但在劇情上,刻意搞笑的改編,使電影相較于前作顯得過猶不及。
這些年來迪士尼真人翻拍作品如同批量生產的流水線商品,在粗制濫造中不斷透支觀眾期待。從經典動畫被魔改得面目全非,到故事邏輯支離破碎,再到角色塑造慘不忍睹,每況愈下的質量早已讓我對《星際寶貝史迪奇》真人版失去期待。然而當看完這部電影,其并沒有讓人如坐針氈,電影基本保持了原作《星際寶貝》的情感內核和故事主線。
影片最出色的是史迪奇的 CG 呈現。這個藍毛外星生物的每一根毛發都栩栩如生,當莉蘿第一次擁抱史迪奇,毛茸茸的觸感與小女孩眼中的驚喜形成強烈的情感共振,這種跨越物種的羈絆延續了原作的內核。而表情捕捉技術傳遞出豐富的情緒變化,也讓這個 “外星熊孩子” 的形象相比于前作更加靈動。
在故事層面,《星際寶貝史迪奇》比原作拉長了近半個小時,但這些新加入的劇情并沒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整個故事雖然延續了前作的內核,但它的新任導演迪恩·弗雷斯徹-坎普,沒有將精力放在更為細膩的將動畫里的情感轉化為真人的感動,他的焦點只是放在了如史迪奇通過更多的“搗蛋”的行為帶來更多的笑點。
這種情感刻畫的失衡,本質是新的創作者對原作精神的誤讀。《星際寶貝》的動人之處,并不是史迪奇有多么搞笑,而更在于用外星冒險的糖衣包裹著孤獨與接納的溫情內核。然而真人版卻將糖衣嚼得粉碎,讓人直到最后感受到的也只有一股膩人的甜。
至于史迪奇與莉蘿他們如何因為孤獨走到一起,這個原作電影最為至關重要的點,反而被電影一帶而過。當原本動人的情愫變成了合家歡需要的標準答案,小女孩莉蘿這個角色在這部電影中失去了她本該有的弧光,真人演員不夠自然的表現,更令電影在溫情之外難免的帶來了一絲低幼的尷尬。
原作的奠基,沒有胡來的魔改,使《星際寶貝史迪奇》做到了一部合家歡電影該做的,但時隔二十三年后的今天,當專屬史迪奇的溫情時刻變成了流水線上生產的工業糖漿,其也恰證明了今天迪士尼的創作,在內容上是何等枯竭。
個人評分: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