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馬戲團 | 文
心累?。?/p>
最近,因為《攻殼機動隊》重映了,我在文章里夾帶私貨提了幾次,想安利感興趣的人去看看。但是,每次我安利,輸入法就會糾正我把攻ke機動隊,打成攻qiao機動隊,而且,不論電腦還是手機的輸入法,都會這么干。
我還專門截了圖,就一定要搞個qiao在那兒:
手機
電腦
但是,攻殼機動隊的殼,是絕對不可能讀qiao的!之所以能下這么武斷的定論,是因為,這壓根不是一個讀音問題。
我以前學過語言學,所以知道,中文讀音的演化歷史,因為涉及各種方言問題,真的非常復雜,很難給部分讀音下定論和溯源。而且,由于我學得不好,所以我其實根本不在意這些東西,我認為很多時候,日常用語只要能做到交流就行了,沒必要非出警“空穴來風”“曾幾何時”。語言,真正重要的是表達的ghost,而非外面那層shell。
(這也是為什么,我的視頻讀稿這么菜。)
然而,攻殼機動隊的讀音問題不同,因為這實際上很可能是2017年,派拉蒙的真人版上映時,引進方為了炒熱度,瞎推上去的熱搜。
當時,微博突然出現(xiàn)了很多討論攻殼機動隊讀音的熱搜,非常莫名其妙,老粉絲紛紛表示20年來,從沒聽過有這個讀音糾紛。
可到底是不是引進方的宣發(fā)手段呢?我們這些局外人,自然沒有證據(jù),只能猜測,但這事也太可疑了點吧?此外,推熱搜的人還很陰險,像公安九科應對的那種反派,因為他們其實沒在熱搜里,把殼的讀音糾正成qiao,而是表面上中立,引發(fā)大家的質疑和討論。
結果實際上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宣發(fā)方和輸入法達成了某種協(xié)議,反著自那以后,幾乎所有的國內(nèi)輸入法,都會強硬地在你打出攻殼機動隊時,給你糾正一個qiao在那兒。
8年了啊,整整8年,我居然還是在被這破ghost侵擾。
為什么這個字不可能讀qiao?因為《攻殼機動隊》最出名的有三個版本,一是現(xiàn)在重映的,押井守1995年的劇場版,二是隨后神山健治導演的TV版;這兩者的名字,都叫《Ghost in the Shell》,直譯過來就是殼中的鬼魂,其中鬼魂指代靈魂,而殼指代身體或是義體、機器。
你在這兩個版本的動畫里,都能聽到角色們說這兩個詞,但他們都說的是英文,也就是ghost和shell。
然而,《攻殼機動隊》的原著,是更早的漫畫版,也就是士郎正宗的《攻殻機動隊》。這個標題,讀作Kōkaku Kidōtai,前半段讀作“攻卡酷”,如果走音譯,那和qiao毛線關系都沒。其意思就是就是機動武裝防暴警察,官方英文為Mobile Armored Riot Police,或Shell Squad。
關于到底什么是機動武裝,其實沒有定論,這可能是指公安九科使用的戰(zhàn)車,也可能是指他們的義體改裝。因為這個標題,其實是當初士郎正宗被編輯建議,搞個聽起來帥一點的名字后,弄出來的東西。
攻卡酷聽著很帥,但不會有人認為攻qiao聽著很帥吧?這聽著像特么一個靈魂特種部隊在攻打軀殼,讓人想起一些方言里把雞屁股讀成“雞qiao”,神特么攻殼雞qiao隊。
為什么當初,這些推熱搜的人,會說這字可能讀qiao?因為他們瞎扯淡他們說,ghost in the shell的shell,是軀殼的意思,而軀殼,當然要讀qiao啦,金蟬脫殼嘛。
我看特么是大腦脫殼,首先,當你看到上面攻殻機動隊的來源后,應該意識到這就是無稽之談。其次,就算用這些人的邏輯,它也不會讀qiao。
為什么?因為shell根本不是(人的)軀殼的意思,這個英文標題的來源,是作家Arthur Koestler的《The Ghost in the Machine》,也就是機器中的鬼魂,是機器,而非人體——此外,這書實際上討論的,是“人的個體靈魂ghost,在一個人類社會的整體machine里生存”的哲學思辨。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因為三個版本的攻殼機動隊,主題都不是簡單的“義體和肉體中的靈魂”,它們都大量涉及了機器的自我意識覺醒的討論,以及個體靈魂和社會整體的沖突。
所以TV版里塔奇克馬AI覺醒了,劇場版里則是傀儡師,漫畫里,則有各種AI相關的問題。而三者,都有大量社會邊緣人的描寫,TV版的副標題直接就叫Stand Alone Complex——一群互不關聯(lián)的個體,為了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自發(fā)性合作、模仿(其中一種解釋)。
順帶一提,這個塔奇克馬,就是公安九科的戰(zhàn)車裝備,假如殼這個字和它們有關,那顯然也不可能讀qiao,它們不叫塔奇qiao臀馬。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當時有人說,這個殼,可能是指戰(zhàn)車和義體的鐵殼,而鐵殼的讀音是鐵qiao(真特么有人這么讀???)。
首先,且不論,中國有多少人,平時是把塑料殼,讀成塑料qiao,紙殼,讀成紙qiao,彈殼和蛋殼,讀成蛋qiao的——就算從這個角度考慮,攻殼機動隊也不可能是攻qiao機動隊。
為什么?因為攻殻機動隊的殻字,根本就不是繁體的“殼”字!繁體的殼,是寫作“殼”的!你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后者多了一橫!
攻殻,不是什么在《康熙字典》里挖出來的古中文,是士郎正宗的自創(chuàng)詞,也是他的創(chuàng)作習慣之一。實際上押井守和神山健治同樣有這個習慣,所以TV版的后綴,才是自創(chuàng)的Stand Alone Complex,這根本不是一個現(xiàn)實存在的社會學術語。
至于這字到底怎么回事,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人解釋得比我更好了,我就把他的部分發(fā)言截上來吧。
不論如何,可以看出,攻殻就不能讀成攻qiao,因為它就不是攻殼。
所以,這歸根結底根本不是個糾正討論讀音的問題。而是(疑似,麻蛋,疑似)后現(xiàn)代宣發(fā),為了炒熱度,瞎搞出來的鬧劇,居然造成了這么深遠的負面影響,直到今天我都還在被這破輸入法折騰,還不知道未來會讓多少新粉絲開始qiaoqiaoqiao切克鬧。
就像是前段時間,引進了質量很高的電影,結果宣發(fā)方式,是在短視頻平臺,說什么“變形金剛就是個乙游大世界”,或者搞個電影院里一只狗的特寫,配上文案說什么“電影院的狗都看哭了”……
QIAO
NI
MA
而且,那17年的真人版,都拍成那樣了,全《攻殼機動隊》作品口碑墊底(不過倒是口碑最好的《攻qiao機動隊》作品),還搞這種毫無ghost的話題營銷,真是要把社會的空虛感貫徹到底是吧?況且真有多少人,會特意因為這個讀音糾紛,進電影院嗎?哪怕推推寡姐的性感也好吧???
只能說,也許這不是宣發(fā)的鍋,也許就是當初大家很默契,很莫名其妙地突然開始爭論一個作品誕生20年都沒出現(xiàn)過的讀音問題。也許,這一切都是qiao合,一切都是,Stand Alone Complex。
但不論如何,都請大家不要再說攻qiao機動隊了,我覺得這完全不是一個《22世紀殺人網(wǎng)絡》《黑客帝國》《Matrix》譯名之爭的問題,這種營銷鬧劇放到攻殼這種級別的作品上,簡直就是侮辱啊。
或者,就把這套東西貫徹到底,只要能和“殼”這個字聯(lián)系到一起,就用qiao。
以后高達也別叫高達了,叫鐵qiao奇兵,變形金剛建議改名成qiao qiao小車,并且一定要保留其中qiao天柱的經(jīng)典臺詞“watch out for my iron ass!(掩護我的qiao臀?。?/p>
Scarlett Johansson也別叫斯嘉麗約翰遜了,改名為深紅強森,深紅強森主演的《攻qiao機動隊》。哦對了,記住把深紅強森主演的另一部《皮囊之下》,也改成《軀qiao之下》。
至于《Ghost in the Shell》,不如翻譯成《鬼滅之qiao》吧,說的是第九鬼殺隊里,額頭義體化的qiao柱巴治郎,帶著暗戀對象素豆子,爆殺熱搜惡鬼的故事。
建議以后宣傳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要說他的東西有多好,而是搞一堆熱搜,讓大家討論他名字其實應該讀比利海林頓,因為比利海林頓曾對某位男星說,他要懲罰其罪行,這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簡直如出一轍??!而且你敢信?他們兩人居然都一樣已經(jīng)過世了!
MD,都要給我氣出賽博精神病了。
至于重映的《攻殼機動隊》,非常推薦大家去看。攻殼的三個版本里,押井守的劇場版,焦點在于哲學,落點在“生命、物種與靈魂”這一高度上,且角色都有種憂郁迷茫的氣質,機動戰(zhàn)車在第一部里,也是作為不說話的敵人出場的。
這個劇場版,影響了很多科幻大作,比如《黑客帝國》的后腦機接口,以及綠色代碼雨幕組成的片名。
而TV版,人物則要腳踏實地得多,更像是科幻刑偵電影。因為篇幅長了,所以整個公安九科的角色塑造特別豐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單元劇,劇集也是走單元劇+主線串聯(lián)的模式。
TV版的兩季,說了兩個非常出色的故事,且劇情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結構非常巧妙,對話信息量極大,政治斗爭非常成熟,如果你能看進去,那大概率會認為這是日漫史上最出色的TV劇之一。
這個版本的戰(zhàn)車塔奇克馬,非常可愛,塑造飽滿到即將爆炸,每一集最后都有它們的小短劇。
神山健治的討論焦點,在于政治,落點在“國家、民族和思想”上。這個TV版也影響了非常多的作品,比如日本自己的《心理測量者》。
而且,這個TV版在B站是沒有任何刪減的,包括裸露和血腥。我再沒見過第二個劇集是這待遇,之前看《交響詩篇》滿屏黑霧;也許這就是神作的待遇吧。
而漫畫原版,則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士郎正宗有點像畫《惡魔人》的永井豪,有的時候非常嚴肅牛逼,但有時又非常好色。所以漫畫里,會出現(xiàn)一些尺度很大的片段,而且明顯是福利向的,像地下同人。只不過,當他開始刻畫科幻設定、未來機械和劇情脈絡時,你一定會意識到,這是個世界級的大師。
漫畫里的素子,性格也截然不同,實際上整個公安九科的性格都不一樣,更卡通化,特別喜歡互相拌嘴,素子不像個嚴肅的御姐,更像個時而非常成熟的元氣少女。
這部漫畫的影響同樣深遠,雖然劇場版和TV的劇情,是完全不同的,但它們很多都改編自漫畫的故事框架,你也經(jīng)??梢钥吹?,作者寫出和TV版、劇場版格調(diào)一致的深刻臺詞。
漫畫版的攻殼,焦點在于科幻,雖然也會涉及政治和哲學,但其中的科幻描繪,細致程度超過了所有的改編。所以你如果不看攻殼漫畫,不太容易理解攻殼世界觀的一些設定細節(jié)。
大量細致注釋
卡梅隆曾公開表示《阿凡達》受到了《攻殼機動隊》的影響,我猜他最初看的也是漫畫版,因為卡梅隆是漫畫《銃夢》的粉絲,而這兩個作品,在機械繪制和時代上,非常相近。
除此之外,攻殼還有一些其他的改編項目,但質量不出眾,雖然也不差。而明年,《膽大黨》的制作方,還要做一個還原漫畫風格的攻殼,我非常期待,只是那時,估計會引發(fā)一些爭議,因為攻殼漫畫的風格,和劇場版、TV版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以前有個PS游戲版,也是這個原著漫畫風格
只不過,只要到時候別再亂說成攻擊qiao臀隊,就一切好說。再這么繼續(xù)qiao下去,公安九科就要報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