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首付100萬,貸款400萬,買下一套售價500萬的當下主打的四代住宅新房,零公攤且帶會所泳池。等兩年后,開發商把房子交給你時,你首付的100萬損失了這兩年的存款利息3萬元;等額本息30年所貸款的400萬中,這兩年光是還利息就還掉23萬;買房的契稅和維修基金大概占到總房款的2%,也就是10萬元。
而如果你買的是二手現房,這兩年本可以把它租出去賺取租金收益,兩年應該能租到14萬。由于買的是期房,這部分收益也沒有了。所以,實際資金成本一共增加了50萬,大概占總房款的10%。也就是說,從你現在買入這套500萬的房子開始,到兩年后拿到房子,必須要賣超過550萬才不會虧錢。
但問題在于,當你把這些資金成本算給下一個來看房的買家時,你覺得他會愿意承擔這些加價嗎?或者換個角度,你現在去買別人的二手房時,愿意承擔房東因這些理由抬高的價格嗎?所以這就是眼下樓市的一個困境。買新房的人因為前面幾年房貸等額本息的高利息占比,和延遲兩年拿房而損失的租金權益,導致其真實成本增加了很多。但這個代價你要是想讓后來接盤二手房的買家去承擔,人家肯定不會認。也就是說,房子買到之后,基本上就很難通過房價上漲去賺取利潤。
如果買了房子不賺錢,且大概率會虧損,那你還愿意去買嗎?或者換個問法,你是否愿意把房子也看成一種消費品,能打心底接受買到就虧的局面,就像車子或者其他商品一樣?所以這才是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真正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目前的樓市所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呢?就是當下各大房企開發商都在營銷的新概念,四代住宅、大戶型、零公攤、小區自帶會所泳池、超過3米層高等等一系列的新標準,就有點像是新能源汽車去取代燃油車的感覺,直接換一個維度去打,營造出差異化的概念,來讓消費者買單。
那這一套邏輯到底會不會有成效呢?這里會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買房者的置換鏈條受到了阻礙。現在的新房雖然看起來很好,但面積都很大,加上各種豪華概念營銷,總價都不便宜。就算是一個中產家庭,也很難憑空負擔得起一套小區帶會所的高端大平層。
因此,買家必須要把手頭已有的二手房賣掉,才能有錢去付首付買新房。但這就又回到我們開頭所提到的問題了,就是現在的二手房都沒有辦法讓后面接盤的買家認可你的資金成本,想賣房,基本只能虧本賣才能成交。如果不是需要用錢,萬不得已,誰又愿意忍痛割愛虧掉幾十上百萬呢?寧愿把房子握在手里,也不想完成交易,這就很像股民買股票被套住的心態,就是只要我不賣,我就沒有虧。那問題來了,當多數中產都不愿意把手頭的房子割肉賣掉的時候,他們哪來的首付款去接盤現在的新房呢?
而且,房企開發商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小區基本上清一色的會所、泳池高端標配,但當大家都有這些的時候,那就等于都沒有優勢可言了。于是,消費者們陷入了審美疲勞,并且購買力不足,開發商去化周期很慢,甚至可能會影響交付標準和工期。
第二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會所泳池雖然看起來高大上,真的能一直運營下去嗎?這其實很考驗后期物業費的成本覆蓋和運營,一旦運營不善,泳池里的臭水反而會成為小區的一種景觀污點。
因此,現在不管你是買房還是賣房,都需要把以上這些問題考慮清楚,而不是腦袋一熱就做出不理性的選擇。幾年前我給大家做過房價拐點和現金為王的預判,當時相信的人還并不多,但現在回看早已是滄海桑田。樓市是一個長周期的金融產物,同一個選擇,你過兩年再看和過5年再看,評判結果完全不一樣。有人2019年買房,2021年看到房價漲了,慶幸自己買得對,結果到了2024年才發現已經虧麻了。
因此,你真正要做的是在不同的時間段里都能搞清楚這個游戲的底層邏輯,從而在人生的長河里不被風浪卷走,這看起來很難,但其實也很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