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得打傘擋雨,天熱了要用傘遮陽,傘在我們日常生活里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了。
但在明朝的時候,傘可不單單是實用的物件,它被賦予了特定的象征內涵,成為人與人之間權力、地位差異的一種具象化體現。
正因如此,就有了洪武元年朝廷下發政令:令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但許用油紙雨傘。
今日我為大家展示的這份表格,是以時間為縱向脈絡,以官員品級作為核心區分維度,對古代“傘”的規格所進行的系統整理。
表格中詳細對應呈現了不同身份地位的官員,應當使用何種規格的傘具。
大家看表格的時候,有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我在洪武二十六年對應的表格中,用紅色字體把和傘規格有關的內容標記出來了。
因為不同等級傘的規格差別很小,一大段字堆在一起很難看出來,但看紅字標記就能輕松看出不同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