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白宮與到訪的南非總統(tǒng)拉馬福薩發(fā)生爭執(zhí),雙方就"南非是否正在發(fā)生白人種族屠殺"一事展開激烈辯論。媒體紛紛用"伏擊"來描述這場會見。
多家媒體評論認為,特朗普并沒有確鑿的證據(jù),其所作所為只是出于政治考量。還有分析指出,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外交風格恐將使美國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變成"麻煩之地"。
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在報道相關事件時評論稱:"特朗普又書寫了歷史,在白宮上演了令人吃驚的一幕。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南非總統(tǒng),并試圖在橢圓形辦公室里伏擊和羞辱對方。然而他的所作所為卻再度令美國人民蒙羞。"
特朗普的所謂"證據(jù)"用錯了
特朗普在會見拉馬福薩時還展示了視頻和一些剪報,作為指責南非出現(xiàn)"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的"證據(jù)"。對此,拉馬福薩予以堅決否認。
南非外長羅納德·拉莫拉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強調,南非并沒有發(fā)生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
拉莫拉:"在過去四年中,南非與農民遭襲有關的死亡人數(shù)是一個很小的數(shù)字。225名農民被襲擊(死亡),101名農場居民是黑人,55名農場主是白人。雖然這些數(shù)字很不幸,但這并不代表種族屠殺。"
據(jù)英國《獨立報》報道,專門追蹤南非白人農場主遭襲擊情況的南非白人團體承認,南非犯罪率整體較高,但針對白人農場主的暴力犯罪并非普遍。
英國《獨立報》報道截圖
路透社援引國際學術期刊《政治經(jīng)濟學評論》的數(shù)據(jù)報道稱,白人仍擁有南非四分之三的私人土地,其財富約為多數(shù)黑人的20倍。南非白人失業(yè)率不到10%,而黑人失業(yè)率超過三分之一。
路透社報道截圖
另據(jù)美媒報道,特朗普所展示的一份剪報素材來自路透社記者賈法爾·卡坦提。
該剪報素材的配圖記錄的是剛果(金)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組織"M23運動"發(fā)生沖突后的場景。畫面顯示,人道主義工作者正在剛果(金)的戈馬市搬運尸袋。也就是說,特朗普的所謂"證據(jù)"用錯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報道截圖
美國前駐南非大使帕特里克·加斯帕德日前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指出,特朗普播放的視頻來自一個名為"非洲論壇"的組織,該組織不僅在南非,而且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地方都與最極端的右翼分子結盟,視頻內容并不是事實,都是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宣傳。
南非智庫馬蓬古布韋戰(zhàn)略反思研究所專家奧斯卡·范·希爾登直言,美國擁有中情局這樣的情報機構以及世界上最多的大使館和領事館,卻沒法分辨事實真?zhèn)危@說明,"背后一定有政治考慮"。
美國"將錯誤信息武器化"
加納"現(xiàn)代加納"網(wǎng)站評論指出,特朗普的所作所為不是政治家的作風,而是將復雜的非洲現(xiàn)實簡化為美國國內政治戲劇的素材。
文章稱,特朗普與拉馬福薩的會面遵循了一個劇本,那就是將錯誤信息"武器化",然后要求對方服從。這種策略有雙重目的:一方面在美國國內助長了自己的支持者的仇外焦慮;另一方面,是脅迫各國領導人采取防御立場以作出讓步。
"現(xiàn)代加納"網(wǎng)站報道截圖
今年以來,由于南非與美國在一系列問題上立場存在矛盾,兩國關系一直緊張。
特朗普2月炮轟南非頒布的新版《征用法案》,指責南非政府"沒收土地"構成對南非白人的"種族歧視",并發(fā)布行政令宣布切斷對南非的援助;
3月,南非駐美國大使拉蘇爾因在一次研討會上稱特朗普正在引領全球白人至上主義運動而遭美方驅逐;
5月12日,59名來自南非的所謂阿非利卡"白人難民"抵達美國華盛頓,美國政府高官甚至到機場迎接。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有分析指出,南非于2023年底向聯(lián)合國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此舉引發(fā)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美國的強烈不滿,這也是特朗普此次"伏擊"拉馬福薩的一大原因。
另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舉還與其盟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相關。雖然馬斯克出生于南非,但他旗下的"星鏈"衛(wèi)星服務無法在南非運營。此前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將其歸咎于"自己并非黑人",引發(fā)軒然大波。
外界注意到,已經(jīng)漸漸淡出政府工作的馬斯克21日又出現(xiàn)在了橢圓形辦公室,現(xiàn)身特朗普與拉馬福薩的會面場地。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可能在會面中"替馬斯克說話"。
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wǎng)報道截圖
事實上,拉馬福薩在白宮的遭遇并非外國領導人經(jīng)歷的第一次。
最引發(fā)外界關注的是今年2月,到訪華盛頓的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就曾在白宮與特朗普發(fā)生激烈爭吵,導致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未能按計劃于當天簽署。
法新社日前發(fā)文指出,對于世界領導人來說,被邀請到橢圓形辦公室曾經(jīng)令人無比期待,然而在特朗普總統(tǒng)的任期內,它已成為一張通往"殘酷政治伏擊"的入場券。
法新社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記者邁克爾·克羅利評論該事件時更是直言,"當一國總統(tǒng)如此反復無常、如此不可預測的時候,這只會讓這個國家的外交變得極其不正常"。
素材來源丨環(huán)球資訊廣播《環(huán)球深觀察》
策劃丨陳濛
記者丨閆明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蔡耀遠
監(jiān)制丨關娟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