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記得點擊星標,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們哦!
宣教,對護士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字眼, 可是宣教又是最讓護士頭痛的事。
因為護士要不厭其煩、不計其數,苦口婆心的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反復的叮嚀,
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案例一
小王是7房的責任護士,早上交接班時她再三強調,告訴患者輸液時不要隨意調節速度。但是剛剛護士長卻找到小王問,到底有沒有給病人做宣教。
護士長看見病人在輸液時隨意調節速度,幸好被她看見,及時制止。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小王聽了之后是滿肚子的委屈,自己明明反復叮囑過這些注意事項。
案例二
大夜班護士終于熬到了下班時間,晨會結束,她就迫不及待的更衣下樓,準備回家舒舒服服的補回昨晚失去的美容覺,讓幾乎癱軟沉重的身體得以恢復。
就在她正在等電梯的時候碰到了護士長,護士長詢問她是否對新病人進行了入院宣教。病人的物品全堆放在床底下,急診科的車子也沒送回去。
可是自己在病人過床后的第一時間就對病人及家屬進行了入院宣教了呀。
案例三
骨科病房今天要進行兩臺髖關節置換手術,均為外請專家來院手術。第一臺手術為老年女性患者,病人剛從病區接走后不到半小時,居然被送回來了。緊接著,管床醫生返回了病區,黑著臉問:病人今天八點手術,早晨七點吃飽了早飯!是誰做的術前宣教?為什么病人沒有被告知術前禁飲食?護士站頓時一片嘩然!
A護士萬分委屈:我做了術前宣教啊!昨天通知手術后我就立馬跟病人都說了,術前要禁飲食,要穿棉質衣服,去除首飾、手表、假牙……病人也表示聽明白了呀!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怎樣做宣教才能使患者牢記心中并落到實處呢?
宣教時間不妥
進行宣教,一定要在家屬有心思、有時間聽的情況下進行。
好的宣教時機很重要。有些剛入院特別是急診入院的病人,面對陌生的地方和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們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需要慢慢消化這種心靈的創傷。
所以,護士進行宣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
病人及家屬對宣教內容容易忘記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護士對宣教的有效性要及時評估。
對病人和家屬來說要做到過目不忘、過耳難忘,可以說這幾乎是他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我們在宣教過后,要及時對宣教內容的有效性進行評估,掌握他們消化的功效,對沒有掌握的重要內容加以強調,在護理的過程中,反復去說,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護士在宣教時一口氣灌輸太多內容
宣教要分階段。
健康教育制度明確規定,健康教育要貫穿病人治療的整個過程。護士要針對疾病恢復的程度及不同階段,對病人采取不同的宣教措施,講解該階段病人及家屬應該了解及掌握的內容。
不可一股腦的把整個過程病人及其家屬需要的了解的內容一次性說完,不給病人及家屬消化的空間。
病人及病人家屬聽不懂護士說的注意事項
宣教形式應多樣,語言要通俗易懂
宣教前要對病人及家屬進行評估,根據他們的家庭背景,經濟文化水平,生活習慣,因人而異的采取措施。要用平時大家可以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語言。
比如講故事的方式會更讓人有聽講的興趣。用圖文結合卡片形式或ppt形式宣教,效果會比文字的形式好。
你學會了嗎~
圖文來源:中國護理管理、護士網、現代護理報、ICU護理之家
編輯整理:護理傳真 責任編輯:張昕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