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稱,若丹麥拒絕售島,美國不排除武力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瞬間攪動國際局勢。
特朗普(資料圖)
格陵蘭島,作為丹麥自治領地,戰略意義非凡。其地處北美至歐洲最短航線,靠近北極點且與俄羅斯隔北冰洋相望。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島上稀土儲量達150萬噸,未開采石油約175億桶,天然氣儲量約4.15萬億立方米。自2018年起,特朗普便對該島展現濃厚興趣,多次提及購買意向。如今,他更是言辭激烈,甚至以高關稅威脅丹麥,還稱格陵蘭島居民可投票決定是否加入美國。
特朗普此番言論,激起千層浪。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埃格德明確表示,格陵蘭島不可出售,當地5個政黨也紛紛反對并入美國。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強調格陵蘭島屬于其人民,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稱丹麥對格陵蘭島負有責任。法國、德國、挪威等歐洲國家也迅速發聲,法國外長警告特朗普勿威脅歐盟主權邊界,德國總理指出主權國家邊界不可侵犯,挪威首相批評特朗普言論“完全不可接受”。俄羅斯也發出警告,稱美國此舉可能違反國際法,導致北極局勢不穩。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武力奪島威脅,北約成員國反應復雜。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部分歐洲成員國舉行非正式會談,探討應對之策。會議圍繞《北約憲章》第五條集體防御條款能否在美入侵丹麥時觸發展開討論,但因需32個成員國一致支持,此選項很快被排除。北約憲章第4條成為更合適的應對措施,該條款允許成員國在“領土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威脅時啟動緊急磋商。目前,利用北約部隊填補北極地區安全空白,成為正在討論的方案之一,北約秘書長呂特也提出加強北約在北極的存在,試圖化解特朗普的威脅。
然而,北約內部意見并不統一。德國總理朔爾茨態度強硬,而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則呼吁盟友保持冷靜,避免過激反應加劇緊張局勢。在此情形下,北約的行動顯得猶豫不決。一方面,美國作為北約核心成員國,其行為讓北約難以抉擇;另一方面,若處理不當,北約內部矛盾可能進一步激化。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圍繞格陵蘭島的風波中,有跡象顯示北約試圖轉移焦點,將矛頭對準中美。有觀點認為,北約可能借此時機,以所謂“維護北極安全”為由,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進而對中國在北極的科研等活動進行無端指責。近年來,中國在北極事務中的參與度逐漸提升,開展了一系列科學考察等活動,這被部分西方國家視為“威脅”。同時,美國與中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本就摩擦不斷,北約此時若與美國聯手,對中國采取不友好行動,將進一步惡化國際局勢。
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復雜多變的當下,特朗普武力奪島言論引發的連鎖反應,給國際社會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北約在處理這一問題時,如何平衡內部矛盾,避免淪為美國推行霸權的工具,同時妥善應對與中美關系,成為擺在其面前的嚴峻挑戰。而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