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紫荊花開繪灣區(qū),數智煥活承文脈——紫荊文化集團打造沉浸式奇幻展廳亮相深圳文博會
見習記者 楊晨
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于5月2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紫荊文化集團以“花開錦繡、根脈相連”為主題,打造融合文化與科技、傳統與現代的奇幻展廳,成為本屆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qū)主題展區(qū)的亮點之一。置身沉浸式長廊,在光影交替間領略紫荊花語,于多元場景里感知文化融合的張力,在虛實共生里探索科技的魅力,這場融合了視覺美學與深層寓意的體驗,生動勾勒出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的文化圖景,引得觀者紛紛駐足觀賞、打卡。
紫荊花開映灣區(qū),天地交融溯根脈
步入粵港澳大灣區(qū)主題展區(qū),面向主通道的巨大橙紅色企業(yè)LOGO和21平方米超大高清弧形屏非常“吸睛”。紫荊文化集團展廳采用“一天一地”兩朵盛放的“紫荊花”鋪陳整個空間。走近展廳,“空中盛放、地面扎根”的巨型紫荊花造型映入眼簾,寓意香港與內地在文化上的共同繁榮與緊密連接。展廳結構由空中兩大三小的紫荊花瓣造型組成,通過中部樹狀發(fā)光展臺與地面橙紅色燈帶勾勒而成的紫荊花圖案相連,展現紫荊花“簇擁而開”“枝葉繁茂”的形態(tài),讓觀眾仿若穿行于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交織的時空隧道,每一步皆見證了內地與香港文脈相連、民心相通,每一刻都感受到香港文化及中華文明的力量與美感。
數智活化傳經典,多元融合啟新章
走進展廳,迎面而來的是以圓環(huán)和書本造型打造的文化出版區(qū),觀眾可查閱九龍城及香港歷史文化的優(yōu)秀出版物,可體驗“在九龍城 閱見香港”項目,構建九龍寨城3D虛擬空間,沉浸式感受九龍寨城的歷史與風俗,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九龍城故事。
相鄰的中外文化交流區(qū)以墻壁沿著空間結構延伸而成,觀眾可體驗“當國寶遇到國寶”互動設備,借助AI生成能力,在故宮場景、熊貓元素的基礎上,屏幕輕觸間即可生成觀賞性、趣味性強的圖片和視頻,還可現場打印成照片作為紀念,將文化體驗定格在瞬間。
在文化與科技融合展區(qū),觀眾們在科技感十足的VR/AR眼鏡、智能無人機設備以及極具游戲性的交互式透明玻璃屏幕面前紛紛停下腳步,沉浸式體驗科技創(chuàng)新與文化視覺藝術深度融合帶來的奇妙感受。
位于展廳中央的簽約發(fā)布區(qū)配備了LED大屏與折疊椅,觀眾可駐足觀看紫荊文化集團旗下聯合出版集團、大同出版?zhèn)髅接邢薰九e辦的發(fā)布和簽約活動,共同見證項目落地。文創(chuàng)產品區(qū)以枝干形態(tài)延展的360度展柜組成,觀眾可觀賞或購買集團各直屬企業(yè)的文創(chuàng)衍生品,解鎖文創(chuàng)潮玩新體驗。
影視傳媒區(qū)利用跑馬燈、帷幕和黑白電視打造復古港風舞臺,觀眾可在虛擬數字人“長城大公主”夏夢的自我介紹下,聆聽她傳奇的一生。紫荊會客廳位于展廳出口處,其間沙發(fā)與茶幾錯落有致,兼具接待洽談、專家訪談、直播帶貨等多種功能,觀眾可觀看集團各直屬企業(yè)的現場直播,領略企業(yè)文化風采。通過將動區(qū)和靜區(qū)交錯結合,形成張弛有度的洄游動線,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深刻理解和感受文化的融合與傳承。
虛實破界煥國潮,光影重鑄香江韻
展廳充分發(fā)掘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點,打造虛實共生的場景,通過多個經典文化IP進行數字化創(chuàng)新,給觀眾帶來豐富有趣的沉浸式體驗。
舞臺中央展出紫荊文化集團旗下銀都機構數十部香港經典電影海報,運用AI技術實現靜態(tài)海報動態(tài)視頻轉化,重現上世紀的光影記憶。舞臺背后設有AI互動裝置“銀都時光機”,以銀都機構經典電影戲服為素材進行AI活化,觀眾可體驗變身電影主角,沉浸式感受經典電影魅力。通過光與影的交錯融合,編織出一場視聽盛宴,讓觀眾深刻感受文化的力量與科技的魅力。
直播首秀展風采,書影流光映國風
紫荊文化集團各直屬企業(yè)輪番開展現場直播活動,讓線上線下觀眾共同感受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文化與精益的產品精神。
中國基金報直擊文博會首次增設的人工智能展廳,結合資本市場熱點話題,通過直播探展、參展商采訪、觀眾互動等方式,帶領觀眾“云逛展”。
中華商務貿易旗下品牌“造物加”攜匠心之作首次亮相,分享主創(chuàng)設計團隊如何以文創(chuàng)為舟,渡傳統于現代浪潮,讓中華傳統文化在使用中傳承、在觸摸中新生;中華商務貿易旗下廣東大音音像出版社的專業(yè)編輯以暢銷育兒繪本為橋梁,搭建起傳統文化與兒童成長的奇妙通道。
聯合出版集團旗下香港經典童書出版社新雅文化帶領觀眾走進閱讀與文化啟蒙的世界,為家長與教育者呈現更具價值的選書新視角;線上開設的“開明書店”,分享港版好書,以新的形式展現中國傳統經典的現代魅力,與讀者共同感受華夏文明的傳承。
銀都機構正值成立75周年之際,從經典電影《少林寺》出發(fā),讓功夫電影在國際舞臺一展風采,勾起觀眾對“長鳳新”電影的美好回憶。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探索全新業(yè)務模式,對珍貴藏品制作的藝術衍生品進行直播帶貨,同時向公眾推介數十臺中外精品劇目佳作。
大同出版?zhèn)髅綆砹恕侗简v的深圳河》《向往與疑難:史鐵生書信精選集》等近期出版的圖書,觀眾可在與編輯對談之間,了解書籍出版前后的感悟。
紫荊雜志社攜香港西九龍紫荊文化廊亮相直播間,通過多個融媒平臺直播推介售賣第十五屆全運會特許商品,助力全運文化傳播與粵港澳文創(chuàng)交流,共啟融媒傳播新范式。
編輯:格林
校對:紀元
制作:艦長
審核:許聞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chuàng)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