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西方媒體老愛炒作一個話題:中國是不是誤判了美國的實力?特別是貿易戰、科技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美國政客就跳出來說,中國"錯估"了美國底氣,以為美國不行了,所以才敢跟美國叫板。
但其實,不是中國誤判了美國,而是美國從頭到尾就沒看懂過中國。
從朝鮮戰爭到蘇聯解體,再到中國改革開放,美國在幾次關鍵節點上都對中國作出了錯誤的戰略誤判。
而在每次誤判之后,美國不僅不承認錯誤,反而為自己找各種借口開脫責任。
如今,美國竟反過來指責中國“誤判”其實力,這種顛倒黑白、推卸責任的做法,實在是令人不齒。
朝鮮戰場:麥克阿瑟怎么從"戰神"變成了"敗將"?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美國上下一片樂觀情緒。
華盛頓的大佬們覺得,對付一個剛成立一年的新中國,還不是小菜一碟?美國有世界最強的軍隊,最先進的裝備,還有聯合國的"合法"授權,這仗還沒開打就贏了一半。
麥克阿瑟這個五星上將更是狂到沒邊了。
他公開宣稱,中國"完全沒有出兵能力",就算出兵也就是"虛張聲勢"。在他眼里,中國就是個紙老虎,工業基礎薄弱,武器裝備落后,拿什么跟美軍打?他甚至放出狠話,要在"圣誕節前回家",完全沒把中國當回事。
美國的誤判有多嚴重?看看麥克阿瑟的做法就知道了。
1950年10月,當毛主席已經多次警告"中國要出兵"的時候,麥克阿瑟還在跟杜魯門匯報,說中國人只是"制造聲勢",不會真出兵。就算出兵,最多也就6-7萬人,"成不了氣候"。
可現實很快給了美國一記響亮的耳光。
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30萬大軍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朝鮮。10月25日,志愿軍發起第一次戰役,把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11月27日,第二次戰役開始,志愿軍在長津湖把美軍精銳陸戰一師圍了個水泄不通。
麥克阿瑟這個"常勝將軍"一下被打懵了。他原本計劃的"圣誕節攻勢"變成了"圣誕節大撤退",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一路敗退到三八線以南,最后連總司令的職務都保不住,被杜魯門給撤了。
最丟人的是,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撤退途中翻車身亡,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組織起來。
戰后,麥克阿瑟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誰要想跟中國陸軍打仗,那他簡直就是有?。?這話從一個曾經狂妄至極的五星上將嘴里說出來,分量可想而知。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雷德利更是直接撂話:"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為啥美國會誤判得這么離譜?說到底還是傲慢加無知。
美國人習慣了用"裝備對比"、"經濟實力"這些硬指標來衡量戰爭勝負,以為有錢有槍就能搞定一切。可他們沒想到,中國人的意志力和精神力量,是用金錢和武器衡量不了的。
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讓全世界都見識了什么叫"鋼少氣多"。
這場戰爭打了三年多,美國投入了幾十萬軍隊,花費了數百億美元,最后還是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
基辛格后來在《論中國》里寫得很清楚:"朝鮮戰爭對中國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確立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軍事強國和亞洲革命中心的地位。"
蘇聯解體后:美國為啥以為中國也會"跟著完蛋"?
1991年蘇聯解體,西方世界簡直就像過年一樣。
美國政客們興奮得不得了,覺得冷戰大獲全勝,共產主義即將"壽終正寢"。在他們看來,蘇聯這個"老大哥"都倒了,中國這個"小弟"還能撐多久?
美國的"中國通"們也跟著起哄。
他們分析來分析去,得出結論說中國經濟對蘇聯依賴嚴重,蘇聯一垮,中國經濟必然受到"致命打擊"。更有專家預言,中國將在幾年內步蘇聯后塵,成為下一個"被顛覆解體的國家"。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福山那篇《歷史的終結》。這個美籍日裔學者信誓旦旦地宣稱,自由民主制已經成為"人類政治文明的最終形態",歷史已經"終結"了。
言下之意很明確:社會主義陣營徹底失敗,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
華盛頓的決策者們被這種樂觀情緒給沖昏了頭。
他們覺得,只要繼續施壓,中國遲早會像蘇聯一樣垮掉。所以,美國在1990年代對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施壓政策,想要加速中國的"民主化進程"。他們甚至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預測中國將在2000年前后完成"政治轉型"。
可現實又一次狠狠打臉了。
中國不但沒有倒下,反而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推動下,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1993年GDP增長率達到14%,經濟發展速度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更讓美國人沒想到的是,蘇聯解體后,中國不僅沒有因為失去 “老大哥” 而衰落,反而抓住機遇大發展。
中國通過多種方式從蘇聯及后繼國家引進了大量人才和技術,為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的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都因此得到了質的提升。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
1991年中國GDP只有3838億美元,2000年就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
而同期,按照"華盛頓共識"進行"休克療法"的俄羅斯,GDP從5095億美元暴跌到2596億美元,經濟規模縮水了一半。誰強誰弱,一目了然。
為什么美國又一次誤判了?根本原因還是他們不了解中國的制度優勢和文化底蘊。
美國人以為,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蘇聯垮了,中國也必然跟著垮。
可他們沒想到,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傳承,有著獨特的政治智慧和制度創新能力。
鄧小平那句"摸著石頭過河",美國人根本理解不了。
他們習慣了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覺得要么搞計劃經濟,要么搞市場經濟,哪有什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結果,中國用實踐證明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發展模式可以有很多種。
改革開放道路:美國咋把"中國特色"理解成了"西化進程"?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美國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誤判,聽起來像連續劇似的。
從最初的不屑一顧,到后來的刮目相看,再到現在的驚慌失措,美國始終沒搞明白中國到底在干什么。
1980年代和1990年代,美國政學兩界對中國改革開放普遍看好,但看好的理由卻很荒謬。
他們以為,中國搞市場經濟就是向西方"投降",搞對外開放就是要"全盤西化"。
按照他們的邏輯,中國遲早要按照"華盛頓共識"的套路來,實行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
"華盛頓共識"這套理論在當時很吃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這些機構,到處推銷這套"萬能藥方",說什么只要按照這個路子走,發展中國家就能實現快速發展。拉美國家、東歐國家,都被要求按照這套模式來改革。
美國的"中國專家"們也是這么想的。他們覺得,中國既然要搞市場經濟,那就必然要走向政治多元化,最終實現"民主轉型"。
一些人甚至做了具體預測,說中國會在21世紀初完成"民主化",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可中國偏偏不按他們的劇本演。
既要市場經濟的活力,也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既要對外開放,也要保持獨立自主;既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也要保持中華文化的特色。這種"中國模式"讓美國人看得一頭霧水。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美國人更加確信中國會"西化"。
他們覺得,中國一旦深度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必然要接受西方的游戲規則,政治制度也會隨之改變。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就公開說過,通過貿易可以促進中國的"政治開放"。
結果呢?中國確實從全球化中獲得了巨大收益,但走的路卻跟美國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向世界輸出自己的發展理念。
這時候,西方學者才提出了"北京共識"的概念。英國學者庫珀·拉莫在2004年寫道:"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僅適合中國,也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效仿的榜樣。"
這篇文章一出來,美國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發現,中國不僅沒有變成他們想象中的"民主國家",反而發展出了一套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制度模式。
更要命的是,這套模式還挺成功,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美國為啥第三次看走眼?還是那個老毛病——用自己的價值觀套別人。
美國人以為,世界上只有一種"正確"的發展道路,那就是美國式的道路。
他們沒想到,中國能夠走出一條既不同于傳統計劃經濟,也不同于西方市場經濟的第三條道路。
誰在誤判誰: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回顧這三次重大交鋒,一個事實已經很清楚了:真正在誤判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朝鮮戰爭時,美國誤判了中國的決心和能力,結果被志愿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了三八線。蘇聯解體后,美國誤判了中國的制度韌性,以為中國會跟著垮臺,結果中國越來越強。
改革開放期間,美國誤判了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性,以為中國會"西化",結果中國走出了自己的模式。
每次誤判的根源都一樣:傲慢和無知。美國人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理解別人,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世界。他們以為掌握了歷史發展的"真理",可以對其他國家的前途命運指指點點。
可歷史一次次地證明,世界遠比美國人想象的復雜。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發展路徑。用一個模子去套所有國家,只能是刻舟求劍。
更有意思的是,每次被打臉之后,美國人總是不愿意承認錯誤,而是找各種理由開脫。朝鮮戰爭失敗了,他們說是因為中國人"不按常理出牌";蘇聯解體后中國沒垮,他們說是因為中國"運氣好";中國改革開放成功了,他們又說是因為中國"抄襲"了西方模式。
現在,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又開始炒作"中國威脅論",說什么中國"誤判"了美國實力。這不過是老調重彈罷了。
說穿了,還是不愿意承認中國道路的成功,不愿意承認多元化發展的合理性。
中國從來沒有小看過美國的實力,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取代"美國。
中國只是在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為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奮斗。中國的發展不是為了挑戰誰,而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
倒是美國,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一直用自己的思維理解中國。
結果呢?一次次誤判,一次次打臉。
到頭來,不僅沒能阻止中國發展,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偏見和局限。
現在中美關系又到了關鍵節點。
美國如果還抱著老一套思維不放,繼續對中國進行錯誤判斷,那歷史的教訓還會重演。而中國,會繼續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用事實說話,用發展證明什么叫"中國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