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鄉塘區雙定鎮往武鳴甘圩鎮路上,竟偶遇定黎村陸氏祠堂。原以為“定黎”是黎姓聚居地,沒想到村民大多姓陸。
問起村名由來,老輩人說“黎”是方言“泥鰍”,“定”指魚塘,先民因雨后塘里泥鰍多而得名。祠堂碑文清楚記著,元朝至正7年,陸成珦、陸成信、陸成保三兄弟從山東青州府白馬縣來此落業。這就讓人犯嘀咕了,南寧周邊很多族譜寫著山東白馬縣,多是北宋隨狄青南下的戍邊軍民。
可定黎村陸氏是元朝末期才到,難道他們不是入桂第一站?
查資料發現,賓陽縣有陸村、大陸村,當地大林村還是林氏入桂始祖落業地,推測陸姓或許先在賓州扎根。
為啥是賓州?聽老輩講,兩宋時賓州駐兵多,治安好,南遷軍民聚在這兒才沒被土著侵擾。就像交趾入侵邕州時屠殺5.
8萬軍民,賓州要不是軍事力量強,恐怕也難保全。
岑氏、黃氏、林氏等入桂始祖墓都在賓州或周邊,可見當年這兒是個“安全島”。
但定黎村碑文只提三兄弟是落業始祖,沒說入桂始祖是誰,這中間會不會有分支遷徙?
有人說山東歷史上沒白馬縣,河南滑縣倒是有,可族譜里的“白馬縣”,可能是“白馬苑”的誤記。
老輩人講,“苑”在壯語里發音像“縣”,其實是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白馬院,當年是個兵站。
征兵后在這兒集訓再南下,后人就把兵站當祖籍記下來,難怪多地族譜都這么寫。現在定黎村陸氏分三房,祠堂沒記外遷情況,隆安那桐上鄧村陸姓朋友還沒找到根源。參考其他資料,廣西陸姓有的源于漢代漢族,有的是壯族與漢族通婚形成,來源挺多元。
比如有記載說中原始祖陸丙公經廣東珠璣巷遷羅定,后人再分遷廣西各地,故事還挺曲折。但定黎村這支明顯和北宋南下的時間對不上,到底是單獨一支還是分支?
實在不好說。
都說“樹高千尺不忘根”,陸氏族人對祖籍的執著,藏著尋根問祖的樸素情感。現在最大的疑問是,入桂始祖到底是誰?賓陽陸村會不會有更詳細的記載?
可惜目前資料有限,只能盼著各地陸姓老表多提供線索,說不定能解開這個謎團。不管怎樣,定黎村的發現讓廣西陸姓源流多了個實證,也算件有意義的事。尋根問祖本就是個漫長過程,有了這些祠堂、碑文、族譜的線索,總能慢慢理出頭緒。
您身邊有沒有關于陸姓來源的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大家一起嘮嘮。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歷史細節還需專業考證,歡迎關注獲取更多鄉土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