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區的軍事采購競爭持續升溫,中國新銳裝備加入為南美軍火市場的博弈再添新變數?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援引拉美防務網站《防務信息》獨家報道稱,哥倫比亞在加入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僅數日后,正在考慮采購24架“殲-10CE”戰斗機。值得關注的是,哥倫比亞這一最新動作恰巧發生在美哥關系剛剛經歷外交波折之后。
01.印媒:陣風慘敗后,24架殲10C打入南美市場?
哥倫比亞于近日正式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第23個拉美成員國,哥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親自赴華出席了中拉論壇的簽署儀式,標志著中哥關系踏上全新臺階。此次加入“一帶一路”,不僅強化了哥倫比亞與中國的經濟紐帶,也為未來的雙邊合作,尤其是在戰略與防務領域也埋下了深化合作的伏筆。
戰機在空中飛行
哥倫比亞空軍裝備體系“偏輕、偏舊、偏內衛”,在面對周邊國家愈見現代化的空中力量時顯得力不從心。
其現役機隊規模雖然在拉美排名第三,但真正能執行制空作戰的高性能戰機屈指可數。哥倫比亞空軍主要依靠30年前采購的22架以色列幼獅戰斗機,如今僅9–11架維持飛行狀態,因機齡過高、零件稀缺與發動機壽命衰減,妥善率跌破50% ,也該退休了。
戰機載彈起飛
而且更關鍵的是,因為巴以沖突和以色列制造的加沙人道主義災難,哥倫比亞政府對此仗義執言,遭到以政府極度不滿,哥以外交關系因加沙局勢急劇惡化,以色列方面有意拖延對哥空軍戰機維護合同。
而早在十年前,哥倫比亞就圍繞 F-16V、陣風戰機的引進反復磋商,爭論不休。但現在考慮到哥倫比亞和以色列美國關系持續下滑,引進西方戰機的項目便無疾而終。而據稱哥倫比亞空軍此前和打算采購瑞典鷹獅戰機,但談判膠著,目前仍無確定消息。
中國殲-10C戰機飛行
而中國殲-10C戰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進入哥倫比亞空軍視野的。印媒表示,殲-10C為完全中國獨立自主設計,不受美方零部件或政策約束,中方也不會像美國一樣隨意限制供應零部件,這對哥倫比亞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印媒表示,印陣風慘敗似乎成為了殲10C出口的最好廣告,印巴沖突后殲10C戰機一夜成名,登上全世界頭版頭條,并且令相當一部分國家改觀長期對于中國先進武器裝備體系的刻板印象。
戰機在陽光下飛行
02.印媒酸了,殲10C吃到實戰紅利?
印媒最后還酸言酸語般表示:“巴基斯坦單方面聲稱裝備PL-15E遠程導彈的殲-10C擊落了印度空軍多架先進戰斗機,包括引以為傲的法國“陣風”戰斗機,盡管這一消息并未得到印度或國際權威渠道證實,但中國或借助這一傳聞加強殲-10C的出口營銷”。
實際上全世界目前也就是印度官方和媒體在這嘴硬了,不管印方如何否認,在印度境內的PL-15E導彈殘骸和陣風的一系列殘骸證據,都證明了印空軍在印巴空中沖突中遭遇慘敗,美國和法國軍方也相繼證明了這一點。
殲-10CE在航展上
而就是因為西方國家認證了殲10C在沖突中的輝煌戰果,因此埃及、孟加拉國、哥倫比亞、阿塞拜疆等國才會迅速傳出考慮采購殲10C的消息,畢竟宣傳不如真正的“實力發揮”,俗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出來溜溜就知道,殲10C已經徹底通過實戰成績證明了自己。
作為一款單發多用途輕型戰斗機,殲-10C憑借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遠程空空導彈PL-15E,以及較為經濟的采購和維護成本,具備明顯的性價比優勢。
殲-10在跑道上
尤其是在這次痛揍陣風后,臺媒直言,殲10C是目前全世界最優秀的外貿單發四代半中戰,空戰性能優于法國陣風和美制F-16V不說,價格僅僅相當于陣風的3成和F-16V的5成,這樣的戰機誰能不喜歡?
印媒表示,“無論真相如何”,印巴5.7沖突這一事件已成功塑造殲-10C的強大國際形象,中方明顯看準這一契機,將殲-10C成功對抗陣風作為重要營銷點,著重突出該機型可媲美西方先進戰斗機,尤其強調其PL-15E導彈的超視距空戰能力——這一能力恰恰正是哥倫比亞空軍極為看重的核心性能。
戰機載彈側身飛行
03.南美被視為美國的“后院”,若能獲得武器大單意義重大
而一直以來,南美市場被視為美國的“后院”,美制戰機如F-16在該地區擁有絕對市場份額,武器銷售也是以美制為主。
當然,委內瑞拉是例外,采購過俄系戰機,但也是十數年之前了,當前又因為美國的全面制裁,南美引進俄系戰機的路子徹底被美國阻斷。
戰機出庫滑行
而此前,中國與阿根廷在戰斗機采購領域亦有互動,推銷與巴基斯坦合作生產的梟龍Block III戰機,但在美國政府緊急干預下,而且全面親美的米萊政府上臺后,政治因素讓阿根廷最終選擇了丹麥退役的美制F16這樣的二手垃圾。
而印媒則認為這次情況大有不同,本次中國24架殲10C已打入南美市場,相比阿根廷,哥倫比亞與美國的外交矛盾更加突出,這種背景之下,自然不可能向阿根廷那樣考慮采購美制戰機,因此中國制造成為更務實的選項。
巴基斯坦的殲-10CE戰機
總而言之,如果殲-10C最終成功落地哥倫比亞,這將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首次大規模、高性能戰機的出口大單,也將是首次突破美國“后院”。
而且一旦打開哥倫比亞市場,無疑是對中國武器打開南美銷路開了一個好彩頭,其他南美國家的軍機采購也可能考慮中國方案,徹底打破美國在南美軍售的全面不公平壟斷。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專欄丨哥倫比亞與“一帶一路”的時代交響 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