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票反對票都攔不住,特朗普派遣年過七旬的政壇老將,用專機護送抵達北京,他就是特朗普欽點的駐華大使戴維·珀杜。
而他剛剛在美國參議院里拿了六十七票贊成才坐穩這個位子,而且年過七旬的他還被特朗普夸成了“杰出人物”,說他來中國是幫著搞和平、建關系的。
難道說這事真的會按照特朗普說的那樣嗎?柏杜就職又會給中美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01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珀杜,他可是共和黨的老人了,2015年到2021年,他還是佐治亞州的聯邦參議員,更早的時候,他還在國際商場上摸爬滾打了足足四十年,特別是還在新加坡、中國香港這些地方常駐過,在亞洲市場也算是老手了。
畢竟珀杜在亞洲做生意,懂得怎么跟中國市場打交道,在這一點上,特朗普大概覺得這是個寶,能在經貿談判里給美國多掙點便宜,做生意嘛,就得懂門道。
另一方面,珀杜這人跟特朗普關系鐵,是他的堅定政治盟友,簡單來說就是“夠忠誠”,要知道,特朗普對忠誠這一項還是非常看重的。
而且珀杜在參議院的確認聽證會上也把這一點強調得清清楚楚,特朗普似乎就想要這么個“懂生意”又“夠硬氣”的人,替他在北京看著,咬定美國利益不放松。
說起特朗普,前陣子他剛從中東回來,回來美國多久就公開說“愿意訪華”,還特意強調了中美關系有多重要,而他在中東的這趟訪問,更是被他吹噓到可能搞成幾萬億美元的交易,說什么“創紀錄的出訪”。
雖然那些聽著唬人的“投資承諾”,大多數也就是個框架協議,能不能真金白銀落地,誰也說不準。
所以不難看出,如果特朗普在中東真的一帆風順,賺得盆滿缽滿,他未必會這么快就把眼光轉向中國,相反正是因為在中東的進展不如預期,他才想著在中國問題上找找突破口。
海灣國家雖然對美國有一長串的要求,但美國也沒都能滿足,萊斯大學的專家就說了,特朗普想讓海灣國家大量投資美國、在人工智能這些領域深化合作、談安全防務能源,甚至還想讓海灣國家減少跟中國的關系。
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事兒幾乎沒有可能,要知道中國可是這些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
特朗普之所以要盯著美國,除了不想讓中國超過美國,更大的還是想解決那個每年高達3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畢竟特朗普這次上任以來,一直在念叨要重振美國制造業,也表示歡迎中國投資美國的普通制造業、汽車、基礎設施等等,目的就是想讓掏錢、買東西,給美國經濟輸點血。
02
特朗普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同時珀杜的舉動也是令人震驚,他抵京第二天就遞交國書,這流程倒是挺快。
但他在公開場合講話時,把“安全”放在了“強大”和“繁榮”的前頭,這順序,怎么聽怎么別扭,顯得特別刺眼。
在外交辭令里,“安全”這詞兒在美國嘴里說出來,常常帶著對抗的味道,早在四月初的確認聽證會上,珀杜就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把中美關系描述成“21世紀最關鍵的外交挑戰”。
他一邊說著要“細致入微、超越黨派、有戰略性”地處理,一邊又張嘴就來,謬稱中國正在跟美國打一場“新型戰爭”,毫無根據地指責中國對“當前世界秩序”構成威脅。
與珀杜不同的是,當初我國駐美大使謝鋒2023年去美國上任時,可是明確說了是去“架橋鋪路”的,可這位珀杜大使的首秀,全程回避了“合作共贏”這些詞兒。
就從這一點來看,能看出他是帶著任務來的,不是來修橋鋪路的,更像是來坐鎮,守著特朗普那點兒小心思底線的。
珀杜這個“安全優先”的潛臺詞,在如今中美科技競爭越來越火熱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這幾年,美國政府動不動就拿國家安全當幌子,對中國科技企業下手,遏制中國科技的發展。
而且就在珀杜抵華前后,美國商務部又更新了出口管制清單,國會那邊也在鼓搗著要對在華投資的美國企業搞安全審查的新法案。
值得注意的是,珀杜這人深諳產業鏈和資本運作,這很有可能會讓他在執行這種科技“遏制”政策時,更精準地跟在華的美國企業溝通施壓,甚至推動一部分“脫鉤”計劃。
03
除了科技領域,芬太尼問題也成了美國用來施壓中國、甚至實施經濟懲罰的一個工具,畢竟這種合成阿片類藥物的濫用,在美國已經成了藥物過量死亡的頭號原因。
可是美國卻信口雌黃,不講證據,不顧法律,一口咬定這些非法芬太尼的一部分原材料是從中國來的。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中美兩國的高級別經貿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談關稅,似乎談得有點眉目,美國好像愿意降低對華關稅的時候,美國卻偏偏抓住“芬太尼”這個問題不放,拿這個當借口,硬是保留了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的20%關稅。
就單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美國這明擺著就是找茬兒,實際上特朗普剛上任總統沒多久,就拿芬太尼當理由,先給中國商品加了10%的關稅,然后到了三月又追加了10%,總共達到了20%。
這稅率,比他對其他國家加的稅可高多了,同時珀杜在確認聽證會上也說了,遏制中國前體化學品的出口,將是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務之一”。
可是芬太尼這個事,中方態度非常堅決,中方早在2019年就做了整類列管,一直在嚴厲打擊,中國外交部也早就把話挑明了:這問題的根源在美國自己,你們自己管不好,別老賴別人。
而且美國國務院自己2022年的報告也承認,自從中國整類列管后,從中國流入美國的芬太尼已經幾乎絕跡了。
可美國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硬要把這事跟貿易掛鉤,目的就是為了找個借口,以便對中國施加關稅。
珀杜這位老將的到來,以及他擺出的這個架勢,也預示著中美關系要進入一個更實在、更直接“掰手腕”的新階段了,他代表的就是特朗普政府那套“安全優先,利益至上”對華理念的延續和加強。
珀杜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來了就想著怎么把雙邊關系弄得更好的外交官,他的任務就是盯著美國在各個層面不能“吃虧”,然后精準地執行白宮定下的策略,包括在貿易上使勁兒施壓,應對美國國內對華貿易逆差的焦慮。
所以說,這位新駐華大使并不比上一任的差,對中國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新的考驗,畢竟他做過生意,對中國市場、產業鏈什么的有點了解,而這也可能讓他執行強硬政策的時候,手段更具針對性。
值得注意的是,珀杜的這番首次亮相,信號已經夠清晰了:他肩上是扛著明確任務來的,未來這幾年,將會圍繞著“安全”和“利益”展開博弈,而這也將影響未來數年中美關系的走向。
參考信源
新京報2025-05-08:戴維·珀杜宣誓就任美國駐華大使
中國日報網2025-05-13:外交部: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
觀察者網2025-05-17:特朗普:想訪問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