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在6月3日正式投票時刻臨近之時,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的選情也日趨明晰。其中最受關注的兩人:一直保持優勢的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繼續領跑,民調支持率已破50%,而此前支持率陷入停滯的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在前總統尹錫悅主動退黨的“切割”操作之后,奮起直追縮小與李在明差距,不過目前遠未形成雙人對決格局。
李在明(資料圖)
從尹錫悅“退黨”到金文洙的反應來看,保守陣營并未形成明確統一的戰斗姿態。面對媒體詢問,金文洙只是表示“尊重尹錫悅的決定”,沒有更進一步表態。執政黨內部對此反應不一,一些中立派甚至質疑是否真的做到了“清理門戶”,有民眾擔心這只是象征性操作,無法帶來實質影響。與保守派的混亂形成鮮明對比,李在明憑借清晰的競選策略和穩定的民調優勢成為最熱門總統候選人。他在首場電視辯論中,遭遇金文洙與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的聯合攻勢,焦點集中在“對華立場”上。
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警告稱,李在明的言論可能損害美韓同盟;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則用不恰當的比喻指責李在明,稱如果美國對朝韓問題采取“無所謂”的態度,韓國將陷入困境。李在明在辯論中進行了反擊,強調自己的立場并非“親華”,而是基于韓國國家利益的務實外交。他指出,韓國當前的外交政策過于依賴美國,忽視了與中國、俄羅斯等鄰國的關系,這種“單一化”策略可能對韓國的長遠利益造成損害。
韓國總統競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在18日舉行的首場電視辯論會上,支持率領先的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遭到所謂過于“親華”的指責。他駁斥說,韓國不應該全盤押注在和美國的同盟關系上,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同樣重要”。李在明此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無論臺灣海峽發生什么,兩岸關系的發展與韓國無關,韓國不應介入兩岸關系問題。“我們只需把自己發展好,對大陸和臺灣都說聲謝謝就可以了。”
李在明(資料圖)
兩人在此時發起這一攻勢也不無原因,因為中韓的外交關系現在處于比較敏感的階段。所以現在以這個為切入點對李在明發起攻擊,并取得成功的話,那么李在明的民眾支持率就會有所下降,那么支持率僅次于他的金文洙就有機會一舉當上第21屆的韓國總統。而李在明發表的所謂“親華”言論究竟是什么,值得金文洙、李俊錫兩人大做文章?此前,李在明在公開場合曾表示,兩岸關系以及發展都和韓國無關,韓國不應該介入涉臺議題。
李在明的這一表態對中韓關系有著積極意義,中國始終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李在明的立場可能緩解中國對韓國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的顧慮。中韓兩國經濟聯系緊密,韓國對華出口占其外貿總額的近四分之一,如果李在明當選并兌現承諾,中韓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為韓國企業在華市場創造更多機會,這一表態也有助于韓國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避免選邊站隊的風險。
尹錫悅(資料圖)
即便如此,國民力量黨贏得選舉的可能性仍然不大,除了支持率的差距,國際局勢是更大的影響因素。5月12日,中美發布日內瓦聯合聲明,美總統特朗普在經貿層面對華妥協,意味著中美關稅戰暫時告一段落,維護兩國經貿合作和國際秩序是主要考量。而國民力量黨最近卻大肆炒作涉華議題,甚至編造出“中國干涉韓國選舉”的謊言,美方的做法意味著韓國的“中國牌”已經失敗,尤其是特朗普近日還表示中美關系至關重要,自己非常愿意訪問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