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近日報道, 韓國警方日前說,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近期遭遇一系列暗殺威脅,警方已鎖定兩名涉案嫌疑人。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投票定于6月3日舉行,候選人拉票活動已于5月12日正式啟動。近期有傳言稱李在明面臨安全威脅,有人企圖對其實施暗殺。共同民主黨因而要求警方加大對李在明的安保力度。首爾警察廳代理廳長樸賢洙19日在記者會上說,警方已接到3起與李在明遭暗殺威脅相關的報案。
這些人為什么憎恨李在明?兩個原因,這幾年的韓國政壇,越來越飯圈化,演藝圈粉絲整活無非是網上互噴,政治圈粉絲整活,那是真會動刀動槍的。去年1月,李在明遭遇刺殺險些喪命,今年他也遭遇過襲擊事件,這些事情本身,很難說有沒有人指使,但尹錫悅的支持者大多是極端右翼,整天喊打喊殺也是事實。另外,尹錫悅搞出戒嚴令事變后,李在明帶著共同民主黨,把尹錫悅政府里的官員彈劾了個遍,他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為了戰斗而生的。
李在明(資料圖)
韓國警方在調查中還揭示了另一個驚人細節:目前正在調查的涉嫌非法選舉活動案件多達217起,其中15起涉及“深度偽造視頻”。假新聞、偽造語音、篡改視頻,已不再是邊緣的網民把戲,而成為撕裂現實政治的“隱形利刃”。一個身處暗殺威脅和深偽攻擊雙重包圍中的候選人,其政治處境可謂四面楚歌。誰在操控這一切?幕后黑手究竟是誰?韓國社會似乎比表面更急劇地滑向“隱秘而危險”的深淵。
金文洙在首場電視辯論中,抓住李在明“親華”這點做文章,指責其對中國的態度過分友好。只不過,李在明對這種情況早有準備,不僅沒有陷入“親華還是親美”的自證陷阱,還順勢闡述自己在中韓關系、美韓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李在明表示,實用主義是其外交政策的關鍵,韓國不應該全盤押注在和美國的同盟關系上,處理好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也很重要。在他看來,首爾沒有必要急于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因為在關稅談判中優先保障自身利益更重要。
李在明(資料圖)
事實上,用“親華”形容李在明并不準確,更貼切的描述應該是“對華務實派”。說得通俗點,李在明主張對華友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因為他的意識形態有多親近中國,而是因為韓國國家的利益需要中國。這種立場,顯然跟“親華”的單一傾向有著明顯區別。因此,金文洙等人指責李在明過于“親華”,不僅是在違背韓國國家利益,更沒有任何事實依據,這種片面的攻擊,反而只會削弱其競選主張的公信力,自然不可能幫助他們獲得競選優勢。
大選時間逐漸逼近,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19日,韓國民調機構發布第21屆總統候選人支持率調查結果。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超過50%的支持率領先,但與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的差距有所縮小。李在明支持率較上一次調查下滑1.9個百分點,但仍以50.2%的支持率保持領先。選戰只剩十幾天,目前來看李在明基本上是“穩操勝券”。但話也不能說的太過絕對,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李在明(資料圖)
當初打著"清除積弊"旗號上臺的尹錫悅,如今自己卻深陷司法泥潭。這種政治輪回在韓國似乎已成常態,每任總統都難逃"青瓦臺魔咒"的宿命。在這場政治混戰中,普通選民的利益往往被忽視。政客們忙于權力斗爭,卻忘記了選舉的本質是要選出能服務民眾的領導人。從李明博到樸槿惠,從文在寅到尹錫悅,他們都是滿懷希望的開始,傷心黯然地收場。還是韓國普通百姓說得好,"我們不是在選最好的,而是在選不那么壞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