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當武術冠軍的南拳擊破錦江邊的暮色,當非遺糖畫的銀絲與飛盤軌跡在文明實踐中交織,成都正以體育為媒介,在城市文明版圖上鐫刻嶄新注腳。今日18時,由成都市體育局、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文明辦等多部門聯袂主辦的“志愿成都·你我同行5?23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啟幕。這場以體育為內核的城市盛會,將世運體驗、文藝展演、志愿服務與非遺技藝匯融共生,以“體育兼容并蓄”的宏闊視野,構建起“國際賽事生活化”的樣本。
活動現場,體育的包容特質以具象化場景精彩呈現。
成都市熊家班表演藝術團帶來的《盛世鼓舞》以鏗鏘鼓點傳遞城市活力;成都青苔頑石藝術團帶來的《旗開得勝》武術套路展示融合世運競技精神與中華武學底蘊;武術冠軍賴柳燕攜南拳震撼亮相,其剛勁招式與世運競技精神形成價值共振;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的力量雜技《逆風向上》以人體力學美學詮釋體育拼搏內涵;川劇變臉吐火表演中,非遺臉譜的剎那變幻,構筑起傳統與現代對話的體育文化場域;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同步登場,手中的花球與飛盤體驗區的弧線軌跡遙相呼應,將競技體育的青春張力與現場互動氛圍推向沸點。
值得關注的是,全民健身志愿服務總隊的成立儀式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當隊旗授予志愿者代表,標志著成都體育志愿服務體系向規范化、常態化邁出堅實步伐。志愿者在世運體驗區的專業引領,與非遺傳承人在糖畫操作臺的匠心演繹,共同構成“體育搭臺、多元唱戲”的生動格局。
主會場布設的飛盤九宮格、精準射箭、軟式曲棍球等世運體驗區摩肩接踵,市民手持“運動生活地圖集章卡”,以定向探索的形式穿梭于各體驗點位。在飛盤區研習反手投擲的協作智慧,于射箭區體悟“百步穿楊”的專注境界,更可轉身沉浸于繩編、棕編、世運主題糖畫等十余項非遺手工藝互動。
從文藝志愿者以肢體語言詮釋體育精神,到非遺匠人用糖畫勾勒世運輪廓,這場城市實踐實則是成都“以賽營城”理念的深度詮釋。成都市體育局社體處負責人表示:“每個飛盤的拋物線、每幅糖畫的紋路、每次志愿服務的微笑,都是成都遞向世界的文明請柬。”
隨著世運會的臨近,成都正以“人人可參與、處處顯活力”的姿態,將對世運會的期待轉化為全民健康的生活范式,讓體育不僅成為賽事的代名詞,更升華為城市文明的精神標識。在這場跨越賽場與生活的全民盛會中,成都正書寫著“以體育之魂,塑城市之韻”的時代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